例文1.家乡的变化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周同,这里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我们周同是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村。现在的周同,绿水绕青山,经济林木满山满岭,林林茂密,岭岭苍翠。山下梯田层层,楼房林立,一座座小洋房竞相比美,你几乎找不到落后的泥瓦房子了。
村子周围,烤烟房如雨后春笋。若是赶上烤烟季节,村边到处青烟袅袅,好不热闹!过去的周同是那样贫穷,交通闭塞,是个多么落后的小村庄呀!人们尽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还是难以养家糊口。村民们吃的是粗米拌野菜,喝的是牛马践踏过的污水,住的蓬荜草屋,冬天穿的是单薄褴褛的衣衫,鞋也是草编的。最穷要数王大爷家了。
他有三个儿子,家里五口人,冬天没有鞋穿,盖的只有一张破棉被,大年三十晚还无米下锅,真是穷得响叮当!周同人是怎么样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呢?这得从一九九八年说起。自这一年起,周同人民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要致富,先修路”的号召,从岩茶到周同修建了一条长二公里的公路,这为周同人进出村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接着,周同人民又响应了乡党委政府的“要致富,走烟路”的号召,村民积极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种植烤烟,种多的农户每年种几十亩,种少的也有三五亩,收入均达万元以上。现在的周同,各方面都焕然一新。人们一年四季有三忙:春复烤烟忙,秋天收获忙,冬天建房忙。你瞧,过去穷得无米下锅的王大爷也建起了两座漂亮的楼房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各一座,三儿子还在读大学。二儿子还有一辆农用车,天天为村里村外运送建房材料。村民们吃的是珍羞百味,喝的是哗哗的、洁净的自来水,永远告别了“喝污水,糙米伴野菜,蓑衣当冬被”的生活。
现在,在我们周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要想致富先修路,
小康生活靠烟树。
幸福不忘党恩深,
改革开放利农户。
啊!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们周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深爱着我的家乡——周同。
例文2.家乡的变化作文
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我坐着返回家乡的飞机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不知家乡会是怎么样。毕竟有二十年在外面工作生活,都是靠手机或邮信的形式与家人联系的。现在就要亲自前往我日思夜想的家乡啦!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就无比兴奋。
“呜----------------”飞机降落了,我拿着行李,打了个出租车。过了一会,到站啦。我望着眼前的景色,吃惊地对司机说:“请问这里是清河吗?你走错了吧?我记得曾经不是这个样子的。”司机望了望周围,肯定的对我说:“是呀,是清河。”
我满脸疑问地望着眼前的景色:宽阔的大道,这么多的高楼大厦;还有精致的周边小店;大街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人且还多了条立交桥呢!大道两旁都种着梧桐树,还种着鲜艳的雏菊,旁边还多了个垃圾箱,大道两旁被扫的都干干净净。
这些景色和以前的景色也不一样呀!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这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呀!曾经:道路窄小,都是黄土,而且方圆三十里地都没有商店;各家的房子也都是用泥土的垒积的,况且人还少;整个村子只有十几人家呀!那里的环境也不是很好:黄沙漫天,大道上也是坑坑巴巴的;还有各户人家往大道上扔的垃圾。
这下我可被眼前的情景所迷惑了。我说:“先生,请您再好好看看吧!好像不是呢。”“是的,可能是你不知道吧。八年前这里施工了,可能是你不知道吧。”问了好几遍的我,不好意思再问下去,就付了钱,带着行李和满肚子的疑问下了车。
这一问,我便知道八年前施了工,我说呢!我只能给家里打个电话啦!
“喂?”“我是婷婷,是妈妈吗?”“呦!是女儿啊!怎么?想妈啦?”“当然想啦!妈妈我到清河啦!好像刚过火车道,咱们家乡的变化咋这么大呢?我都找不到家啦!”“咱们村和大城市合并啦!”“呀!原来是这样啊!对啦,妈,你来接我呗,我都找不着道啦!”“好啊!等着吧!女儿。”我打完电话才知道是这回事。
这家乡的变化也太大啦!
例文3.家乡的变化作文
“村里要修路了!”消息传来,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盼啊,盼啊!终于,一条笔直的柏油路从临村延伸过来。铺路这天,路两旁挤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说啊、笑啊,不知谁从家里拿来鞭炮,“噼里啪啦”地放起来,那情景真比过节还热闹……
一辆巨大的压路机在前面开路,紧跟在后面的是一辆装满石油的铺路机,滚烫的油伴着石子被均匀地铺在路面上。几位叔叔手拿铁锨,紧张地工作着,把道路修理得更平整。村里几个热心的青年跑前跑后,给修路师傅沏茶送水,直恨自己不懂技术,不能上前帮一把。
工程进行得很快,不到一天的工夫,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便穿过村庄,延伸到临村去了。我和弟弟背着书包,走在柏油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甭提多高兴了。
回想从前这条路,晴天,尘土飞扬,车辆过后,便刮起一股“沙土暴”,让人睁不开眼睛;最让人发愁的是雨天,一下雨,小路便泥泞不堪,我们上学都要让爸爸接送。记得有一年夏天,下起了大雨,吃过早饭,爸爸披上雨衣,背起弟弟,一手牵着我,一步一步地向学校走去,路上坑坑洼洼,污水横流,双脚就像在水里和稀泥。上坡时,爸爸不小心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弟弟被摔得哇哇大哭,爸爸也浑身是泥……那个时候,我多么希望村里能修上石油路啊!
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祖祖辈辈与泥土打交道的乡亲们,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地里种出的水果、蔬菜卖不出去,日子过得紧巴巴。今天,交通方便了,笔直的石油路成了连结村庄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富裕起来的人们买上了三轮车、摩托车,有的跑起了运输,有的搞起了副业……人们赶集上店,再也不用为道路难走发愁了。这都是村村通公路给我们带来的福音,是党的好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村头的大标语上写着:“要想富,先修路。”
愿家乡的人们在通往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例文4.家乡的变化作文
我的家乡在贵州,但我一直和父母住在海南,已经五年没回老家。去年春节,我同父母一起回老家。
家乡的变化真大啊!
五年前,我们一家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才回到家,如今公交车开到了村口。村里铺起了地板砖,更让人惊奇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房、小别墅拔地而起,房子周围还栽上了花草。走进伯伯家里,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各种各样家电是应有尽有。我问伯伯:“家里什么时候添了这么多家电呀?”伯伯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农民购买家电产品享受国家的补贴,很划算,跟你伯母商量好,就买了呗!”伯母满面春风,说:“如今党的政策暖人心,农民的日子红似火,我们也可以住别墅了。”当了村官的堂哥告诉我,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了许多惠民工程,像前几年开始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咱家的这栋小洋楼,有一部分的钱是由国家出的。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心里暖烘烘的: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在春节的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带我到亲戚家拜年,我亲身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巨变。村民们住上了新居民区,新居民区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村民文化馆、乡村医疗所等配套设施也同步建成使用。村民们每家人每年只要交几十元就可以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全面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村干部,许多大学生到村里当村官,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方式改变了,我发现如今休息时间打麻将的村民少了,到健身房锻炼的人多了;在一起闲聊的人少了,进图书馆学习知识的人多了;转播小道消息的人少了,谈论国家大事的人多了……最重要的是发现村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眼光也更开阔了。以前村里人总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不休,甚至会大打出手,现在大家都忙着自家的农活,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学习有关服务“三农”的知识,生活中几乎没有了那些不和谐的“音符”,邻里之间变得更加亲密了。
家乡的巨变,使我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了恩惠,农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更红火了。我坚信,家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例文5.家乡的变化作文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这里是破烂不堪,而现在却是一片繁荣昌盛。现在就让我来给你们一一介绍我家乡的变化吧!我们就从新房子说起吧!家乡的许多房子以前都是茅草房,条件好的也只有瓦房。而现在改革开放了,人们都全部奔小康了,家家户户都住进了二层小洋楼。家乡的人都很高兴。家乡各家的生活用品也都发生了大的变化,黑白电视换成了彩色大电视,电灯泡换成了电灯棒,自行车换成了电瓶车。乡亲们的腰包全部都鼓了起来。
家乡不止有人们生活田间的变化,家乡的景色也越来越美了。我来到田野里,这里的风景如画,真是一个世外桃源以前这儿环境污染特别厉害——小河里都是垃圾,没有小鱼和水藻,而且还臭气沉沉。这里没有一点绿色,反而倒多了些杂草……而现在不同了,因为现在环境改善了。大自然充满了生计活力。这里有了碧绿的小草、枝繁叶茂的树木、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里五颜六色的小鱼在水藻中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这儿还有黄灿灿的油菜花,几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中玩耍嬉戏。这都是改革开放的变化呀!到了傍晚,坐在家乡的田埂上,欣赏着变幻莫测、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晚霞,它有时变成一条忠实的小狗,有时变成一只威武的老虎,也有时变成了一只小猫眯在捉老鼠……晚霞时而若隐若现,时而五颜六色。真是美极了,改革开放让这里变成了一个人间仙境。我的家乡还创建了一个公园,那里真是太好玩了,也非常漂亮。你们去了一定会流连忘返的,让我来给你们当一下导游吧!
早晨的阳光把我叫醒,我迅速的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公元,刚进公园,一阵清香迎面而来,我张望四处,这才明白清香的来源——原来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公园东面有一座枝繁叶茂的树林,那里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真是太美了!公园的西面有许多好玩的游乐设施,家乡的人们可以在这里痛痛快快的玩耍一翻。公园的北面有一块大草坪,人们如果玩累了,就可以在小草的怀抱下把疲倦通通去掉。我的家乡的变化大吧,这都是改革开放的功劳,我相信以后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