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剧之王》观后感:新盒饭的故事
很遗憾星爷只出现在了花絮中,没有客串出演。王宝强也不是主角,虽然他的背影用作影片封面,但又是红红衬了绿叶。片名虽有喜剧二字,但整部片并没有多少喜剧成分,只因影片继承了《喜剧之王》的主旨,讲述普通人的坚持。整部影片透出星爷的一贯风格,情节随主线一气呵成,鱼贯而入,绝不拖泥带水,旁生枝节。但若提到无厘头这个星爷的代名词,笔者认为星爷对其含义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出自鲁迅先生的《野草》,鲁迅先生早已开始用无厘头这种方式。无厘头看似荒诞不经,毫无正形,但却是准确通俗的表达。
在《新喜剧之王》中,星爷的无厘头不再只局限于台词和某个桥段,整部剧情就是一个大大的无厘头。人生又何尝不是无厘头,毫无道理可言呢?充满了滑稽,充满了难以理解,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也充满了突如其来的惊喜。你难以控制自己的命运,但就像影片中不断重复的台词那样,努力必然会有收获,这是你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方式。
影片末尾的颁奖仪式,在镜头的半虚化下,背景人物笑得仰面朝天,只有如梦父亲哭得泪目。哭和笑,苦与乐,哪一种答案更正确呢?相信坐在影院观影的观众们,会和如梦父亲一样,为她潸然落泪,哽咽不已的。影片这段无厘头,不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吗?当我们取笑别人的失败,把他们的坚持看做是自不量力时,有没有为他们的默默付出和不懈努力而感到触动呢?没有?
镜头交给如梦很多侧面特写,如梦饱含笑意,但如梦的内心是欢是喜呢?。像如梦这样执拗的人,是不会在意失去了什么的,她们只在意坚持。然而这正是坚持者最大的困难!在这个经济的社会中,任何付出总要换以经济回报,否则就是不可上的项目。在利益社会中,坚持者等同于理想主义者,往往背负着不顾家,毫无责任感的骂名。大家都在口诛笔伐,人应当有理想和追求,却又都在为金钱而努力。这也是生活的无厘头吧?人们总是拿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付出,却无视他们的努力。
不知道为什么两部喜剧之王都要加入盒饭这个道具。这里也特意调侃一句,上部最经典的抢剧本一幕,在新剧中没有得以完美的重现,它被融化到整部影片中了。
记得笔者早前闯荡也曾为一份盒饭垂涎。那时候很穷,幸好笔者有积攒硬币的嗜好,那时的物价还算好,应该说得意于北京是个包容的城市,能找到适合自己消费的去处。笔者用硬币煎熬了许久。当然,硬币能买到的食物是有限的。北京站的黄桥烧饼,超市里2.5一包的压缩饼干,灌下矿泉水也能充满肚子。那时候对自己唯一的奖励,就是多花1块钱买一瓶可口可乐。除此外是好一点的面食,刀削面和炒饼也算便宜,而且更能填饱肚子。笔者吃过最烂的刀削面是在北京站那一带。那家小店只有一个灶眼,你那碗刀削面里添了什么,取决于上一位顾客点过什么。有时候会有炒饼丝和豆芽菜,有时候会有混沌皮。每次老板掀起布帘,从后厨把面端过来,我都能看到乌黑靓丽的厨房内景,吃得便不那么狼吞虎咽了。那几年中,我最喜爱的是潘家园市场的盒饭。7元一荤一素,我很喜欢吃豆泡红烧肉,因为汤汁给得多,就饭相当美味。后来笔者被打败,放弃了梦想,正常工作。我单位食堂的饭菜若上了大众点评,一定是差评无数,可笔者见到荤素搭配的大拼盘,却有如饕餮附身。至今记得,放弃梦想后第一天上班那日,中午领到了10元一份的盒饭,吃得别提多感动,俨然也是伤心吧?
潘家园市场的盒饭摊尚在,我却再不去吃了。放弃梦想后,笔者再没有吃过美味,享受过吃的乐趣和填饱肚子的满足。
在北京站万豪酒店前的52路公交车站旁,有一个垃圾桶。有一次笔者走过那里,发现垃圾桶上残留了半根火腿肠,当时很想伸出手,可是没有。这个问题缠绕笔者许久,我一直搞不懂尊严是什么?当时我若拿起那半根火腿肠吃下,虽可填饱肚子,但是不是丧失了尊严,却沦为乞丐。可我没拿,为尊严忍受饥饿,岂不是连乞丐都不如,自已都养活不了?我没有瞧不起乞丐,却更加瞧不起自己了。
我想无论是上一部的尹天仇,还是这一部的如梦,盒饭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佳肴美味,而意在证明,理想主义者可以养活自己,虽然仅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这就是如梦宁可不要工钱,也要捍卫盒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