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屋》观后感:美式恐怖片的总结与反思
瀚宇
看过《林中小屋》有个印象,本片讲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一堵墙,而上一层的观众都在看着下一层的演出,或者说是局中局中局。
故事一(僵尸片):五人小队去森林冒险,遇到一栋木屋,无意中念出咒语,唤醒了僵尸家族,落入血腥追杀之中(太传统,没啥意思)
故事二(科幻片):某神秘科研机构,专门豢养各种怪物,驱使其猎捕人类以供变态狂们取乐,最终遭到了怪物们的疯狂反噬。(好像有点意思,但还不够)
故事三(魔幻片):经历过太空中异形大战身心俱疲的大妈,成了上古时代恐怖大王的奴隶,每年都要杀人血祭以阻止世界毁灭,然而这次她失败了。(这是哪跟哪啊?)
以上算是正篇内容,再来看外二篇。
故事四(黑色幽默片):恐怖电影越拍越烂,几乎全面沦陷,只有美国和日本硕果仅存,尚在苦苦挣扎。无奈之下,制片商们祭出恐怖大法,使出所有恐怖桥段,让各类怪物集体上阵。然而走入死胡同的恐怖片已经不可救药,仍然迎来了全员团灭。(看来是江郎才尽了)
故事五(幕后吐槽片):恐怖电影观众口味越来越刁,开拓市场越来越难,编导们压力越来越大,急盼能够有新的创意,成功逆袭,终于有一天,《林中小屋》的出现然而没有什么卵用。恐怖大王说:拍拍拍,拍你个大西瓜,拍死算了!(不如说是黔驴技穷的好)
由此可见,编导的心思还是很细腻甚至是很聪明的,不乏对于恐怖片这一类型电影的深入反思。
众所周知,传统的美式恐怖片,作为流水线上的产品,往往质量不高,但观众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制片方和编导们的压力可想而知。流水线产品的显著特点是标准化,不管精细不精细,只有大工业小作坊之分而已,这就决定了传统恐怖片趋于模式化。
从环境设定看,一般为封闭式的,基本需求能保证,各种道具一应俱全,而且要加上恐怖传说作加持,并有各种诡异人物和物件作陪衬,以烘托气氛。
从小队成员看,一般为青年男女5人,3男2女搭配,有领导型(智慧型)、技术型、力量型、美艳型、老实型、狂躁型等几种搭配。不同组合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但行为模式大致差不多,看似聪明、大胆、漂亮、有型,实则属于疯子、傻子、呆子一类。
情节发展往往是好奇害死猫、不作不死的节奏。角色身处封闭环境,因为好奇而四处探索,无意中触发剧情机关,然后就是反派血腥的杀戮和主角们拼命的反制。于是,休闲冒险模式转为热血生存模式。中间穿插一些有惊无险或者插科打诨的过渡场面。
至于反派,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兽还可以是鬼魂,总之超强大、超冷静、超冷酷、超残忍,根据情况还会有超聪明属性。它们的目的或者说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把小队成员全部杀掉。其形象、动机及行为方式往往有某种突出特征,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从结局看,最后活下来的往往是女性。她们的幸存,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勇气和智慧还有同伴的牺牲。但从电影制作角度说,则是为了体现绝地反击、赢者通吃的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观众对于美式恐怖片的套路越来越熟悉,一招鲜式的做法越来越不讨人喜欢,而日式恐怖片童话式的设定很难有深度的拓展,走的也不是同一条路子,美式恐怖片的出路在哪里?正所谓不破不立,本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进行了有效的解构。
其基本思路如下。一是揭示幕后制作方式。比如,神秘组织操纵着角色和怪物的一举一动,每当角色们想正常行事,就会强行改变条件使其笨头笨脑。二是调侃各种卖点。比如怪物诡异的造型,虐杀的花样,貌似林林总总,实则基本雷同。三是讽刺各种的粗制滥造。比如,角色组合的单一,剧情设定的粗暴,细节的简陋。编导们为本片设定了一个充满反义意味的结局,让角色放任世界毁灭,其实是借角色们来表达不满:不干了。
简单概括下,本片是一个关于传统恐怖片的宿命和毁灭的故事。恐怖片不会死亡,只是已经衰老,亟待新的创意出现。《林中小屋》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制片方和编导们对于传统恐怖片的集体总结和反思。
本片的意义还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发现可能与不可能。恐怖片到底能走多远?有哪些可能与不可能?本片作了梳理分析,意在警示编导和观众,未来有无限可能。二是认清真实与虚构。电影本身是虚构的,但必须有真实性、合理性,能经得住推敲,而不仅仅是吓人,否则只会幼稚好笑。三是让观众进一步感受电影魅力。本片是一次恐怖片的嘉年华,集大成又自成一家,让观众全面重温了恐怖片的非凡魅力。当远景中无数怪物出现时,观众受到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是久久的感动。
总之,《林中小屋》可以有足够的自信说:我是有史以来最会玩的恐怖片,是周末最可以期待的爆米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