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郑渊洁,总觉得他的作品很有趣,读起来津津有味。在他的童话故事里,语言是那么天真童趣,皮皮鲁总会遇到那么多刺激好玩的事。暑期漫漫长假,终于得以重温郑渊洁的童话世界。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名教育者,读书的体会与儿时大大不同。畅游童话世界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善良、正义、勇敢,同时,我渐渐地发现了郑渊洁对这个社会包括现行教育制度的批判,对人性的丑恶的揭露。
在一篇皮皮鲁的故事里,皮皮鲁发现他的钢笔有特异功能:它能告诉皮皮鲁明天会发生的事情。这天,皮皮鲁预知了他的同学第二天上学路上会被汽车撞。善良的皮皮鲁帮助同学躲过一劫,却遭到同学们的误解和老师的批评,他感到非常委屈,决心不再多管闲事了。晚上,皮皮鲁还是忍不住去听了钢笔的谈话,得知明天老师的儿子会得阑尾炎,不马上送医院的话会有生命危险。此时的皮皮鲁,忘记了老师对他的挖苦和不信任,决定帮助老师。第二天早上,皮皮鲁很早就起床去找徐老师,可徐老师不相信,还叫皮皮鲁回去写检查。上课时,老师没看到皮皮鲁大发雷霆,老师的邻居跑来告诉她说他儿子生病了。等老师急急忙忙跑到医院时,医生对她说,儿子已经没事了,幸亏是皮皮鲁及时把他送到医院来了。老师这才相信皮皮鲁的话,连忙向皮皮鲁道歉。后来,大家从钢笔那看到了平时瞧不起的“差生们”个个有一技之长,而且对老师非常尊敬,而平时的优等生却早忘了老师。
同为一名教师,在感叹有些情况确实如此的时候,不免有些汗颜。曾几何时,我因为某学生爱调皮捣蛋而不信任他却对好学生说的话深信不疑,也曾经认为某些孩子一无是处。素质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之一的分数仍旧十分重要。社会、学校、老师的教育观念基本上还是固有的传统。以至于现在学校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塑造同一类产品,泯灭孩子的天性,两千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因为庞大的班级人口人数而无法实现。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孩子,从学校里出来却变成了一个个“产品”。我们班也有许多孩子,他们会时不时地捣鼓些小意外,制造点小麻烦,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和皮皮鲁一样善良,一样热爱集体。
郑渊洁无疑是成功的。十年前,郑渊洁为儿子写的得意之作被老师判为不合格,而小保姆写的毫无特色的“范文”却次次得优。由于担心学校教育毁掉儿子,郑渊洁毅然作出决定,由自己当儿子的老师,自己编写教材,让儿子完全脱离学校教育。虽然当时也忐忑不安,可是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料,完全脱离学校教育的亚旗果然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真正的爱好和天赋。在经历了抗牛奶等体力活后,郑亚旗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成功人士。这个月,报纸上也登了一位博士后带女儿下乡隐居读古文的事情。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们一样都有这个才能、这个时间、这个耐心去教育孩子,这就为学校创造了一个创收的机会。然而,学校承担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尽量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否则,学校的教育算是尽到了责任吗?郑渊洁教育的成功是亚旗的幸运,因为,他有一个懂得儿童,懂得教育的爸爸。而郑渊洁教育的成功是不是也应该让现在的教育决策部门反思一下呢?究竟怎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当然也是教育者的尴尬,不过,学校也应该不仅仅把这个事例看作是尴尬,而应该想尽办法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究竟,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有用的人才,该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加贴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