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来,受群众至上价值观的影响,我们认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从小理解的教育也是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群众利益。从小就被灌输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群众职责感,我们把这当作理所当然,不会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遵循这一“传统美德”。
而《乌合之众》作为一本反群众主义的著作,给我们带给了另一种思想平台,不可否认里面的思想有些比较偏激,但这就像一场思想风暴一样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要敢于挑战“常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独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基本方面。然而,人又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众里,个人思想及行为方式会不自觉地受群众影响。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受“群众潜意识”的影响,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失去自我意识。这在必须程度上与同侪压力有相似处,只但是同侪压力限定了群体中成员的年龄范围,它们都会以个性的缺失为代价。正因通常状况下,大多数人的意见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当你的意见只被少数人或者没有人支持时是很难被听取的。久而久之,你厌倦了最后还是要听取群众意见的争论,屈服于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理念,最终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还有些人连争论的勇气都没有,只为了那种融入群众的感觉或者说被群众理解的归属感。
勒庞书中的“群体精神统一性”即我们平常说的从众心理,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公务员热,每年报考的人数那么多,试问他们真的是热爱这一事业吗?还是正因大家都说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好,别人都考因此也加入进去呢?还有大学生入党这一事件,大家争先恐后的递交入党申请书,很多却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完成党课培训的作业,试问在入党用心分子的时期都不够用心,难道当了正式党员就会立即改变吗?究其根源,还是要从入党动机谈起,有多少人是正因别人都入就跟风了呢?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很容易一不留意掉入这样的“陷阱”,全然不知其因此然,不知吾之真性所在,亦不知群众对吾追求之改变。
群体中也常常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群众无意识现象,孤立的个人意识到他力量的孤单和弱小,因此将本能的某些恶性压抑。但弗洛伊德坚信,当原始的、不可被理解的想法和动机的资料被压抑的时候,与这些思想联系在一齐的强烈的情感仍然存在并影响着行为。因此个人一旦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个体就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压抑心理暂时解除。正因,人数赋予它的力量让他敢于发泄出自己本能的欲望。群众的“无名氏”特点让个人丢失职责意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最恶劣、最极端的行为通常是群体“杰作”。
当个人处于群众中时,还有一种极端现象,就是互相推卸职责,抱着一种“这么多人,少我一个不算少”的想法,导致效率低下,无意识中,产生了“惊人”的破坏力。我们很少人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体中一员行为的改变,但我们都能看到当群体向极端发展时的破坏之大。《乌合之众》就提醒了这样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
现如今,很多人害怕孤独,害怕一个人学习,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我们总是期望身边有人,单独一个人会感到恐惧,一种无以名状的害怕,因此发奋将自己融入一个也许不适合也不属于自己的群体,放下独力思考的潜质,安稳地处于群众中,享受着人多势众带给自己的安全感。我们就这样抛弃了孤独,却没有意识到孤独才是人的本质。如果我们透过依靠别人来逃避孤单,也许收获的只是失望与恐惧。孤单并不可怕,也不可悲,这不代表你是被他人抛弃,被世界剩下的,而是你选取将世界剩在你身后。当我们不再一味地依靠群众,当我们能够正视孤独的事实,当我们能沉浸在孤独的喜悦里,我们便能真正地直视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拥抱更好的未来。正因,孤独才有深度,孤独心才能静,学会享受孤独,才不用受别人左右,不用填补寂寞,不会苦求占有。
群众主义总是与民主联系在一齐,但是物极必反,过分强调群体而忽略个人就会走向极端。学会一个人独处,正因一个人时的自由是一群人所达不到的,欲求减少也正是得到的开始。敢于对一群人说“不”,敢于一个人独处,做一个真正好处上的公民,而不是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