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于竹帛》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11-26 20:39:55 读书笔记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作者依据大量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讲述中国古代文字及其载体和书写工具的演变史。书中的一些真知灼见:甲骨文字汇、文字书写的传统顺序等论断,都给予一种新鲜的观念。而不断增补的新的考古资料,又使此书在学术上一直处于研究前沿。

《书于竹帛》读后感

  读后感:这本书是钱存训先生依据大量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讲述中国古代文字及其载体和书写工具的演变史。多角度地观照中国古代文字载体的源远流长和多姿多彩,对于研究中国文物学、考古学、文化史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是汉字为主的文化,而汉字的载体,正是始于书籍。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是这样一路传承,从甲骨到青铜,到缣帛,到竹简再到纸张,如今的信息社会,信息以网络数据方式不停的更新,以后还会有更加先进的方式来记录,传播人类文明。但是,我们不应忘记竹帛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贡献。

  钱先生在书中说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最初是依赖竹帛得以传承至今。在这最早的时期中,不仅今日通用的文字和书籍的一些性质渊源于此,而且影响后世的哲学思想,生活习惯和伟大着述,也都是在这一时期中孕育而成。”它承载了博大的中华文明,在其演变过程中,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在今天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看一看那些漫长岁月的文化积淀。

  日本文学家、史学家平岗武夫对中国汉字大力推崇,他说:“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最多人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在最广大地域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被使用最长久的文字,是汉字!表现最多种语言的文字,是汉字!蕴藏书籍最丰富的文字,也是汉字!”

  一个其他民族的人都能对我们的汉字如此大力的欣赏和推崇,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是不是更应该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抱以尊重、赞赏、传承和发扬的态度呢?去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和各个地方卫视都举行汉字听写大会或者汉字英雄的活动,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词在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或者是出现错误,这种“提笔忘字”的现象不得不说令人堪忧。

  朱相远在《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关注我们的文明吧,看它在泱泱大风,滂滂大潮中如何屹立传承,给予今天的我们精神力量。

查看更多
标签: 挫折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082210/
读书笔记推荐
热门读书笔记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