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同事又转借了一本关于西藏的游记。书的容量也不大,也就是十五万字左右。有了上一次阅读《逃到西藏也逃不过爱情》对西藏的初步认识,想进一步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以及赴藏背包客的艰难并快乐的行程,促使我兴趣十足的阅读了这本《情断西藏》一书。
总体感受是,文章的内容与主题是非常吻合的,断在西藏的这段情感,因为是作者的亲身感受,实在是感人至深。特别是后半部分叙述的透彻、真实、感人,这是我阅读此书的最大收获。它的不足和缺憾是,前半部分有些乱,人物出场交代的不够清晰且还有些重复。
《情断西藏》呈现了两个背包客的一段短暂、神奇,却又充满戏剧张力的真实爱恋,很好的诠释了一见钟情的真实存在。七天的时间,从相识、相知到相恋,西藏圣洁的湖水仿佛恋爱之泉滋润着两个年轻人的心,使他们的爱情与天地交融在一起,那一瞬间是那么的美好,承诺和誓言在西藏这个地方都变得异常纯净而神圣。正像作者自己写的那样,她的运气很好,走到哪里都能碰到友善的朋友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许更能体会到人性中善良与真实的一面,只有行走在路途中的人们才会如此轻松与豁达。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这么短暂的爱情结局短短七天的大喜大悲。不过有时候,真正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往往不是甜蜜的相聚,而是痛苦的别离。
美丽的西藏,优美的文字,跳跃的欢快的情感,消除了都市中的物欲与浮躁,这是生活在纸醉金迷的城市人所根本体会不到的。特别是西藏人,他们拜佛跟我们的目的是不同的,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名利富贵祈祷,而是希望神佛能饶恕自身的罪孽,祈祷大地苍穹的美好和万物众生的安康。俗世间,太多的人在活着的时候,想要家财万贯,金银满屋,而到头来,一朝春尽花落去,那些费尽心机得来的身外之物,生不得安宁,死无处安放,藏民却比我们看得开,连最后的皮囊都献给秃鹫、献给自然。寻寻觅觅的人儿啊,你在找寻什么?忙碌的生命啊,你在忙碌什么?只有爱,才是找寻和忙碌的唯一目标你不珍惜自己的爱,还在寻觅和忙碌什么呢?。有位作家说过,生命中爱的意志比生命的受伤更有力量,当生命受伤时,我可以用爱的支撑活下去,可是如果我的生命和爱都受伤呢,那支撑我的又是什么?
感谢作者摩卡,你的这些游记感受让我不自觉地对号入座,一次次的感悟人生
鲁迅先生在《伤逝》中说过,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死亡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回来的生命之旅,尽管爱情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祝愿活着的人幸福安康,逝去的人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