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还未年满三十的人谈死亡这个话题,未免让人感觉太浅薄。可是自从看了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为死亡修了7个学分》这本书,心里涌动着许多话语,即使没那么深刻,也想吐露出来。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是李开复对过去17个月的调整和新生的总结与回顾,披露了在治疗及休整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对过往几十年的人生进行了详实具体的总结与展示,文字优美,情真意切。李开复抗癌成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与家人及朋友的小故事等等,这本书把一个鲜活、真实、重获新生的李开复呈现给每个读者。
李开复年轻有为,26岁就被全美计算机科学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授予教职,而后在苹果、微软、谷歌三家引领世界的科技公司担任华人最高层,获选美国《时代杂志》年度百大风云人物。他是大家心中的青年导师、创业教父。在事业上他功勋卓著,在家庭上他也幸福美满。然而,一次体检却为这个幸福之家笼上了阴霾。
2013年9月,在李开复52岁生日前他被查出了患有淋巴癌,被医生判定为淋巴癌第四期,腹部有二十几个肿瘤,情况不乐观在与癌症抗争的2年时光里,李开复自述他的心情就像生死哲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指出的,反反复复徘徊在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的情绪中。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一个缠满成功光环的人对死亡深深的恐惧。他起初本能的挥舞双臂,想极力推开病魔,可最终选择理性,在接受现实中,行走接下来的路程。
只有松开双臂放下恐惧,李开复才能看到现实的世界,需要自己去做什么。此为放下。
什么叫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憎恨恼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了。放下,莫过如此。
放下真有这么容易吗?从小到大,我们总被家人教育要有追求,被老师要求要有目标,被社会期许要有成就。亲身体会,满足了别人的要求,别人就会关注你,赞美你,甚至给予物质回馈。
这些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可是在追逐的路途中,焦虑烦恼又总是缠绕自己,不得解脱。在苦恼中,人才会思索。看了《向死而生》中,我在李开复的痛苦挣扎,重获新生的文字里看到了放下二字。
这要义听起来很轻松,可为什么放下却很难?因为我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会起计较心。人一计较,则会为得失而喜怒。本该安宁的心被喜怒哀乐打破,智慧被迷障,把急躁当成动力,把冲动误认为勇敢。即使得到了也感觉不到圆满,失去了,倍感惆怅。
怎么才能放下?这么复杂的问题,我无力详尽,只想打个小比方,借以谈谈自己的感悟。为了补充盐分,急匆匆的把一勺盐直接放进嘴里,我们会觉得很咸涩。然而冲进水里,再喝下,味道会变淡,冲得越多,越能调至合口的度量。水少了依旧苦涩,水多了寡淡无味。只有多次调味才能找到这个精准的度。既然度在重复中发现,那我们何必去计较重新来过。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味道虽变淡了,盐分还在那里,不增不减。不要因为自己的感觉而冲动的下结论,人的感官总是有局限的,通悟至此,可见智慧的一斑。喝下含有盐分的水,而不是直接吃进盐,这不就是放下原有的追求,用淡泊的心来面对吗?初衷是补充盐分,最后避开了苦涩,又得到了身体所需的水,此举不正是一举两得吗?其实把过去放下的越多,在当下里得到的也会越多啊!放下与得到,一舍一得,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