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11-30 10:31:57 其他读后感

  国庆长假没有安排出行的计划,偶然间看到朋友的微信中写到:如果身体不去旅行就不如让灵魂去旅行,读一本好书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休息,让灵魂在书海中自由放松地遨游。既然没有出游的安排索性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7天争取看5本书,写5篇读后感,当我真的拿起书来读的时候发现有点高估自己的水平了,两天才看了一本书而已,读完之后趁着有些感悟马上坐下来把第一篇读后感写出来。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

  我假期里读的第一本书名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著名作家徐知远先生的作品。虽然我以前从来没有拜读过许先生的书,但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有很多共鸣之处,可能因为这本书就是写给70年代出生的人来看的原因吧。此书并非小说,应该算是一些短小而精悍的散文或者杂文集子,主要是针对作者多年来对社会、时政、情感的一些人生感悟和理解,并将这些理解打上了深深的70年代人特有的印记。说实话我读这类书比较吃力,因为其中很多内容是需要静心品读的,就如同我在第一次接触《读库》系列丛书一样,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好多次看着看着就溜号了,可能是我文学水平不足的原因吧。虽然没有能够做到一气呵成地读完,但这绝不代表这本书不好,回过头来想想反而让人觉得其中很多人生思考如同一位兄长在向我娓娓道来一段往事,悠然而动听,甚至有时会深深触碰到我的灵魂,因此我认为这是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书中作者把70年代出生的人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01974年,第二个阶段是19741978年,第三个阶段是19781979年。我对此划分深以为然,在我看来其实从来就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70年代。在1970年与1979年之间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可以说在1970年至1974年之间,这几年出生的人有着类似的成长,更相像于60年代人,被一种残存的理想主义与集体主义气质所包围。而1974年至1978年之间,变裂已经出现,出生在这几年的人,或许是真正的个体精神觉醒的一代,但他们骨子里仍然是传统的,他们受惠于计划生育政策,在高中时触摸到信息技术的最初萌芽。而1979年之后几乎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消费时代之中,所以有很多79年出生的人自认为自己更倾向于是80后。

  我自己就是1978年末出生的,对于自己是70后的定位确实有种矛盾的心态。与我的哥哥姐姐们不同的是,1977年前出生的人基本上还都能赶上计划经济的尾巴,而我们这拨70年代最后两年出生的人正好经历着各种社会转型期的变化和转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是社会模式转变的试验田:小学升初中从我们这年开始不再进行考试,而是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分配;初中升高中从我们这年开始实行双规制,分成了公费和自费两种学生;高中升大学从我们这年开始实行了并轨制,大学毕业国家不包分配,我们是真正第一批要自己找工作的大学生。所以,像我一样的70后人其实是定位模糊、充满过渡色彩的特性。

  读过这本70年代前辈所写的书之后,我对7076年出生的人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我们根本没有看到一代人的崛起,我们只不过是恰好都生于这十年之间,我们志趣各异,并且在内心深处相互不屑,缺乏共同的价值体系。我们没有体验过相同的东西,没有共同创造过什么,也没有破坏什么,我们不过是年龄界限的巧合。曾经的年少轻狂,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早已荡然无存。曾经的花样年华,对于我们来说也早已悄然而逝。7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站在了30岁的路上,很多人已经开始面对四十不惑,还有多少人可以昂着头,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依然年轻。是的,年轻就是资本,面对着80后、90后的异军突起,70后的我们是否还年轻?

  曾经,骄傲的我们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奔走在陌生的城市,只为寻找内心深处最真的梦想。曾经,生活得再艰难,都会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曾经,单纯的认为,就算很小很小的一个房间,都可以经营自己最美的爱情。当事业依然碌碌无为的时候,当爱情变得虚无缥缈的时候,70后的我们,是不是依然还会说,年轻不怕失败?

  原来,70后的我们已不再轻狂,我们不再潇洒,不再坦荡,我们不再微笑,我们有的是对于生活的压力,我们有的是对于婚姻的恐惧,我们有的是对于未来的失望,我们有的是对于困难的却步面对工作我们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激情,只希望能够有一份足够安稳的工作。有风险的工作都已经被排斥了,曾经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走关系找工作的我们,面对着事业的平淡,连收入都无法给予自己温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选择屈服,放下原本最高傲的脸面,开始寻求人际关系的最大化。工作的艰辛,对于我们无所畏惧,重要的是可以一直将这份工作持续。面对感情我们已经不把婚姻当成爱情的升华,而是把婚姻当作是亲情。我们不再渴望一份浪漫而刺激的爱情,而是奢望一段幸福而美满的婚姻。面对社交我们越来越多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大的勇气再和周围的好友一起聊聊关于生活,因为在大家口中最热门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家庭和孩子的。曾经极度热爱的酒吧、KTV都不再喜欢了,已经忍受不了那种嘈杂、疯狂的环境,更喜欢坐在咖啡厅里或者茶馆里,看看书,听听音乐,享受咖啡的苦涩,亦或者茶的清香。面对家庭我们发现自己的家庭观超越了爱情和友情,一切都将家庭放在第一位。没有了原本的冲动,了解了父母的苦心,懂得去体谅他们的无可奈何。原本单纯的家庭之间的关系,在某一天突然变得清晰,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原来一直都不那么单纯,最值得相信的,除了父母,还有自己。越来越讨厌,走亲访友,因为总是会有很多人问题,关于婚姻的某个问题。面对娱乐我们突然发现,手机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了,短信也越来越少了,有的时候甚至不愿意发短信,宁可打个电话,匆匆挂掉。QQ也不像以前那样拼命地闪个不停,退出了许多的群,有些群碍于面子,一直处于屏蔽,只是偶尔选择几个群聊几句就隐身。再也不会为了游戏,废寝忘食地玩,更多的时候会捧着一本书,安静地看着。面对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已经学会了深思熟虑,我们的心中,早已没有了童话。

  70后的我们,已经不得不承认我们老了,没有了80、90后的青春与激情,我们有的只是为了生活进行奔波的疲惫的心。70后的我们,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很久没有运动,开始显露臃肿的啤酒肚。

  生于70年代的人,如果真的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必须担负起时代变革的重任。因为我们已经丧失了和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一起轻舞飞扬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必须承接起链接历史断层的人物。虽然我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但在我内心深处仍然有这样一个场景:记得当时年纪小,他爱谈天我爱笑。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弹指间,70后已然成年,但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的我们却仍然怀念童年,那永远不能重来也永远只属于70年代的童年

查看更多
标签: 哥哥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084573/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