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如果让我选出最喜欢的作家,自己才疏学浅,阅览相当有限,我会选他。看他写的短篇或者中篇,常常看到心中暗惊。怎么可以有人把人情世故写得如此透彻又不露痕迹呢?真的是这样,人情和世故。是心中相当有沉淀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胸臆,胆敢写最市井的东西,却只看得到残缺的美。后来看他的散文集《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那些令我惊诧的短篇,居然是在和我现在一样,甚至更小的年纪写出来的。除了敬佩,我已经不能说出任何语言了。看来,写作绝对是一种天赋。只能由它来选择你。
他一定是悲观主义者,并且追求完美。那句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用来形容他最恰当不过。他明白最大的悲哀是不流泪,甚至没有一个表情。于是他笔下的人物也无不如此。
他的一生之中,长篇只有一部,便是《孽子》。我在大约十九二十岁的时候,全当是好玩看过一遍。好像还是因为看了一部分电视剧,才想要去看看原著的。印象不深。当时只觉得这和我的生活无关,太压抑了,完全是两种生活状态。是用猎奇的心理,在看一本故事书。
倒是去年的时候,因为买了他的文集要送给磊的缘故。在北京的时候,重新看了一遍《孽子》,感慨良多。那种唏嘘,是年纪稍长一些的时候,再看,才有的体会。我当然不至于是懂得人生多么多的人,但比起少年时期的自己来说,多少还是成长了些的。
我知道有些作者写文章,是写故事的。吸引你的是情节,还有机敏有趣的对白。甚至于到了插科打诨的地步,只为抓住眼球。而有些作者,却用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也许攒成一百来条短小而深刻的人生哲理,融合到人物的台词中,散落于薄薄的一本书里。不着痕迹。这样的书和这样的作者,值得我们回报以深沉而静默的掌声。用心血写作的人,实在太少。自我解剖而产下的婴儿,怎能不让观者心疼。白先勇属于后者。(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三岛由纪夫的《假面的告白》,虽然对于这本书,我并没有想要推崇的意思。可是他剖析童年的自己,的确需要莫大的勇气。)
《孽子》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新公园的园丁郭老说的一句话。大意是早晚有一天,你们要回到我们这个窝(指公园)。还有杨教头也说过类似的话你们以为你们很标致吗?翅膀硬了吗?早晚有一天要在外面碰得头破血流再回来。小说用青春的鸟比喻这一群游离的人们,公园便是他们的巢。
人生总是这样的过程,总要出去闯荡一番,即便知道是lostcause(注定要失败的努力)。心服口服了,最终留着一口气,拼了老命回来,死在出生的地方。白先勇没有写过徒劳二字,但你能够看得到它。
他把新公园里的人,分为两种:年轻的和年老的。这是相当残忍的分法。比起把人分为有钱和没钱的来说,对于时间,人们是绝对的弱者,完全无力回天。如果再继续看下去的话,年轻的人永远是美丽英俊的,生的活力是要把胸膛涨破,世界也要臣服于他们的脚下;而年老的呢,他们骨瘦嶙峋,面目狰狞,行为猥琐。不是驼背瘸腿便是头上生疮。为什么如此不堪?年老也不至于要色衰到这样的地步吧。这么写是歧视他们吗?当然不是。青年和老年看似对立,其实却是一条时间轴线上完全相同的一类人。那些老的,他们也曾经辉煌过。他们曾经是纨绔子弟,或者电影明星。每个人都是传奇。而那些美丽不可方物的年轻人,便是他们的前身。而他们是他们的未来。饱满的肌肉会萎缩下去,皱纹会慢慢的爬满你的脸。所有的青春和美,都将葬送于时间里。
到了书的最后。阿青果然回到了公园里。在那个寒冷的清晨。他碰到了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是刚刚步入公园的雏鸟。他领着他一起走向前去。就像数年前的深夜里,郭老领着懵懂的他,步入公园中黑压压的树林。那个少年正如当年的他自己。
所有的轮回终于成形。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白先勇在写《孽子》的时候,已经40开外了。一个年逾不惑,拥有崇高社会地位的人,在那个闭塞的年代,敢于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公布,起码是暗示自己的性取向。需要魄力。白先勇的桀骜不驯,潜伏于他温和的外表之下。那么多青春的鸟,他曾是他们其中的一只。他明白什么会变,什么会消失,什么会在生命中留下来。所以他写的时候,感同身受。平淡叙述背后深藏的,是悲悯。
于是我懂得了这不是一本故事书。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状态。尽管书中有的人飘洋过海了。我想他也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继续这种状态。而我们,则是换了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