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读这本书,我不禁想到:离开了高中埋头课本的生活以后,我们大多接着分别踏上了两条路:或者直接选择成为成年人,于是扛着肩上的责任,开始全力武装工作能力或上岗资质;或者仍然做一个孩子,成为继续埋头课本的好学生,或成为埋头网游的堕落生。它们最终在我们迈出大学的门槛前,被具体化为了三个目标:出国、考研、工作。三选一,早早的树立起目标,并向着其中之一奋斗,似乎变成了现代大学生涯的全部意义。
我开始搞不懂这究竟有什么意义?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最终不还是要走上工作的道路。在大学里,面对学习和前途的忧虑,人的精神变得卑微,于是不再幻想改变社会,而是要千方百计适应社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现在所作的事情便无法说清楚意义。希望事情有结果、劳动有回报、未来有保障。这种功利主义的思维使我们并非活在当下,而是活在为未来的准备和忧虑里面。
许知远写《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写到最后终于变成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当代大学教育的叹惋和斥责。庸俗化的实用主义终于攻陷了大学这块纯净而崇高的圣地。在这里,学生变得极度缺乏想象力,早早的学会了世故和圆滑,并将其奉为世界的真理;教师或被职称和薪水扰得心绪不宁,或把教学当做铁饭碗,为奋勇开创副业求得了保障,身在课堂却敷衍了事。再好,也不过成了技术过硬的师父。思维的碰撞、大胆的梦想、超越世俗的哲思,随着象牙塔的倒塌,将一去不复返。
人们不倾听内心的渴望,回避孤独与焦虑,身在通行的规则背后,但人们也终究会发现,这种生活其实不值得一过。你越回避自己的内心,越茫然无措。这便是当代部分忧伤的年轻人的写照。因此,这便要求我们:面对忧伤,做个明媚的孩子!
其实,我们也没有那么许知远说的那么严重,个人认为,有焦虑、有忧伤是正常的,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总会胆怯,但这也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制定计划,一步一步达成目标。所谓的忧伤,也就只是青春的感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