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祸水,将红与女人联系在一起。红粉,原指红色铅粉,为女子化妆品,元,郑德晖《玉粲登楼》有: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的说法,后人用红粉借指美女,尤其指风尘女子。苏童在小说《红粉》中,讲述了两个妓女秋仪和小萼的故事,展示了她们糜烂而凄苦的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段沉醉而美丽的红。
小说《红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两个女性秋仪和小萼,她们性格各异,成为小说的一大亮点。秋仪大胆、刚毅、泼辣,敢爱也敢恨。她17岁走进喜红楼,自己被带上卡车前还毫无顾忌地吃着烧饼,在检查身体时以放屁的形式作为最粗鲁的反抗,她在即将进入劳改所前本能地跳车,大闹喜红楼向老鸨讨回她的血汗钱,投靠老相好老浦却在被老浦母亲的恶意侮辱后决意离开,为寻一安身之处只好到玩月庵削发为尼秋仪可悲,她被亲人遗弃,被好姐妹小萼出卖,被赶出玩月庵后竟嫁给了鸡胸驼背的穷光棍冯老五,潦倒困苦不堪。小萼则较为软弱,缺乏自尊心。她同样是自愿堕落于青楼,在接受劳动改造时仍然忘不了昔日的生活。她缺乏意志力,劳动改造出来后不顾秋仪的情谊与秋仪的老相好老浦结了婚。她缺乏独立意识,她和老浦结婚后就辞去了工作,后来老浦为了满足小萼的需求而去贪污公款被判死刑,小萼也有一定的责任。她缺乏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将儿子悲夫交给秋仪抚养,自己跟一个北方男人走了,以后生活不得而知。小萼和秋仪相比,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可怜。
秋仪和小萼,作为旧中国的最后的妓女,对于怎样追求自己的幸福,都是很迷茫的,很被动的,她们的想法由最开始的靠自己转为靠男人。秋仪和小萼都是自愿进入喜红楼的,利用自己的身体和贞操获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卖身求乐的愿望被泯灭,她们又开始探讨另一条人生路,她们都找到老浦,企图依靠男人度过后半辈子。在选择这条路之前,秋仪也想过:女人一旦没有了钱财,就只能依靠男人,但男人又靠不住。因而与老浦决裂出家为尼,仍想依靠自己谋求生活。小萼则全身心地投入老浦的怀抱,也获得了短暂的欢乐和幸福。后来,老浦死去,秋仪被赶出尼姑庵,两人的第二愿望也就此湮没。最后,两个女人终归还是要依靠男人:秋仪嫁给冯老五,小萼改嫁北方男人。
我认为,造成秋仪和小萼的悲剧人生命运的原因,既有她们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现实原因。苏童认为:娼妓渴望幸福生活并没有什么错,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秋仪和小萼追求幸福生活时,缺乏独立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好逸恶劳,使得她们走入人生的歧途,并一错再错,不可自拔,可见她们追求幸福的方式错了。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中国旧社会要求妇女遵循三从四德,禁锢妇女思想,并以缠足作为最为压迫的手段,逐渐形成了中国妇女保守,软弱的特点,行动、思想上都不能思想独立,有很强的依附性。秋仪和小萼的靠男人的观点,正事受到此影响。秋仪和小萼勇敢地去追求幸福的想法,在当时已经算是先进的了,但无奈的是当时社会给与她们的生存和发展机遇的空间太小了,加上她们自身的弱点,她们只有选择堕落青楼了。后来这条路走不通后,她们还是回到了最原始的想法靠男人,这种想法和其产生的做法使他们最后的人生道路的不顺。《红粉》这部小说在今天还是有现实意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妇女的生存空间仍然受到限制,这与封建社会几千年所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史分不开的。秋仪和小萼追求幸福的想法和做法,很是值得商榷,并有借鉴意义。现代女性到底怎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现代妇女改如何实现解放?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现代女性如何摆脱依附性的困惑,实现自己的独立,找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红,犹如桃花翩翩落,犹如血泪絮絮流。试看红粉伤心处,桃花落尽见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