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特别喜欢看职来职往,感觉里面的18位达人都很亲切,像一个人生的导师,会在每次节目中告诉应聘者许多许多关于职场和人生的指导。可同时,我也对18位达人越发的好奇,是什么经历使他们变得如此的睿智,如此的有能力,又是什么,让这些达人们仅因为职来职往而变成生活中的好朋友。于是,在得知响哥出书记录达人们的经历时,就忍不住的买了(虽然生活费已经非常紧缺了《响聊聊职场》读后感)。不过,事实证明,我没白买。虽然,书中的各位达人的经历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却是共通的:不管现状如何,他们总是用心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小事。
1、杨石头老师:石头哥在职职上每次都给我一种很文艺的感觉他很睿智,每次都能给选手提出有价值又引人深思的话;他很有创造力,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想出不一样的点子;他很文艺,总是能在几乎是一瞬间想出简短有力却十分贴切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议来,却十分贴切。
可书中,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他,一个有些自卑却一直自信的他(自卑却自信着,咦,这不是我一直对自己的评价嘛)石头哥认识人生的时间是从20岁以后的,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努力和渴望成功的态度。虽然,这之中他被打击过,被鄙视过,被打回零重新开始过,他自卑是因为从他起步开始,就一直比别人大,因为他的梦想,期望一直被打击,可他却依旧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行,依旧保有那个梦,那个有追求的心。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伤痕累累的高中,那个被老师用三年时间告诉我你以后没太大出息却一直没有成功的三年。虽然,那三年中我有了许多很好的朋友,我们之间的友情并不功利,我也没有像大学这样被自己想象中的友情中伤的经历,可我依旧不愿意参加高中同学的聚会,不是不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只是不愿想起高中那段惨痛的回忆。我骄傲着,我没有被他们打下去,那现在我该做的,不就是脚踏实地嘛!石头老师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会变成专家;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就会成为赢家。这是和属于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我不用心呢
2、刘同和陈默:刘同,陈默,李响是我认为职职里最可爱的铁三角,尤其是他们互相刁难出题的时候,哈哈。其实很羡慕,也很佩服,他们三个属于典型的80后,却在30岁前都属于年轻有为的类型。羡慕他们的成绩,同时,也好奇他们的经历。刘同和陈默给我的感觉,他们的经历有些相似,都属于高中后一股正向能量涌上心头,于是开始了正循环。而有一点,却让我感触特深:他们敢于放弃自己已有的,而去追寻自己心中想要的。正如刘同,当时在湖南卫视的他,敢于放弃已有的工作去考研,在失败后敢于一个人北上争取,却也敢放弃之前的一切重新开始。也正如陈默,政法大学原本在法律界是出名的,他却可以放弃自己在法律行业求职的优势,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想要的生活。
这种经历,让现在这个处于迷茫期的自己,似乎看到了些方向。正如之前我在《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里看到的,我属于箭派,每一件事都希望能遵从我的计划,完美的进行。而一旦某一步脱离的自己的计划,便会迷茫,因为之后的选择都是利弊分半的,所以,在权衡中是去心智,害怕因为自己的选择失误而错过了达到成功最短的路。可事实却是,过多的权衡或许会让自己胆怯,而忘记行动的动力。或许,如陈默所说人一定要跟从自己的心,因为人都有面临迷茫或者选择的时候,只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只要是正确的,就真的可以在指导下做出正确判断。
做好小事,专注优势,善良做人,遵从内心。还有一点是: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事,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只要做到让目标受众满意,就是成功。
刘希平老师那部分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做好细节,和建立信誉。不管是个人或是企业,培养一个品牌的欣语,很简单的一个原则,就是你说的、你做的、跟你外表上看上去的一定要一致,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信誉。或许,这就是如何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