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题记
她像一条彩带,系在古都南京上,为这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再添一份独特的魅力,两岸的乌衣巷,朱鹊桥,桃叶渡无一不是脍炙人口,风流百年,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精神和文化的财富,她就是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
秦淮河因江南贡院而出名,它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各地学子、书生不远万里来到秦淮,使它成为了江南的文化中心,日益发达的工商业不仅发展了秦淮一带,更给后人留下了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不衰的诗词咏叹。
游览秦淮河的两岸风光,这里曾是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我不仅随作者在书中夜游秦淮,感受到了秦淮河华灯映水,灯月交辉的景色。我也曾乘坐灯船游秦淮,它两岸的风景让我陶醉,有五颜六色的灯挂在两岸的小屋上,也有来来往往的灯船,船上绕着各式各样的彩灯,多了一份不同于江南乌篷船的魅力,耳边萦绕着夫子庙中小贩的吆喝声和摇浆人的歌声,虽不同于歌姬的曼妙之音,但也别具一番情趣,乘船悠悠游览在秦淮河上,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纸醉金迷六朝金粉的秦淮河,怪不得作者会在文中对秦淮河所向往,陶醉在秦淮河清艳的景色中。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时,这里是水洗凝脂的奢华之地,虽也有过明清时期的落魄萧瑟,但仍是骚人政客的抒怀之地,政治上失意的人来此借酒消愁,文化墨客来此游玩,便兴致大发,现在,它不仅成为南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成为各地游人的心之所向,来品味茵陈如酒十里秦淮的秦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