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注定只能生活在期待之中,而为了这一次又一次的相遇,我们所有的用心好像都不够。因为只有遇到了你,我们的生命才真正开始被型塑、充实而波光荡漾,也因为你,我们的人生之路才变得既清晰又更加扑朔迷离……”本书精选了一线教师的感人教育故事,比如康希福的《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文宝石的《新座位,新开始》、刘孟优的《学生为我写评语》、徐向红的《出人意料的作业》等99篇文章。字里行间渗透了对教育的全部热情和期待,文字优美,引人深思。本书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关心、尊重。
看了“初恋”再来回看上面的那段内容简介,我觉得我更理解了关心和尊重这两个词。书中的老师们往往能从各种小事中向我们表达了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从安排座位中,从孩子们一句不经意的话中……
那么我作为和文中的诸多作者一样的一位一线教师,我在教学中和学生相处中做到了关心和尊重了吗?
扪心自问后我给自己的答复是不够,不够关心,也不够尊重。先来说说关心。我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上,一位孩子在课前就给了我请假条说因为昨天还在发烧所以不能进行跑步类的活动,结果后来在慢跑的队伍中还是有他的身影,跑完后我急忙对他说不是请假了吗?怎么还跑。他给我的答复是老师您没让我别跑。当时我惊呆了,多么淳朴可爱的孩子,老师的话对他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只是因为我没有请他休息或者说我忘记了请他休息他就生怕我不同意只有继续去跑步。而我因为觉得都收到他的请假条了认为他肯定不会去跑了也就忽视了在跑步的过程中去关注下他,再后来想想如果他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受伤了或者发生更严重的事情该怎么办?所以关心学生要无论大事小事,事事俱要关心。
再来说说尊重,从书中第二第三个故事中都可以看到从排座位这样的小事中老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孩子们自己提出自己的座位安排,而孩子们也考虑到了一些老师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比如视力因素等等。那么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学生了呢?安排位置时好像并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直接就自己安排掉了,甚至连让学生在体育课剩下的几分钟活动时间里也都帮学生安排好了活动的项目。想一想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把学生当成是和我平等的对象?应该是没有,学生虽然还小但是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以后在做事情前应该先问问学生的想法,征求下他们的意见。
要知道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师提供优质服务的对象,是教师赖以生存的载体,真正给教师发工资的不是国家而是学生。学生付出学费进学校求学,教师为学生服务,教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该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应该是教师围着学生转,想方设法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他所应当得到的东西,位置摆正了,也许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更关心和尊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