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读后感:与苦抗争向死而生

更新时间:2025-02-19 01:56:15 其他读后感

  与苦抗争 向死而生

《雾都孤儿》读后感:与苦抗争向死而生

  ——《雾都孤儿》读后感

  李普强

  【内容摘要】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继《匹克威克外传》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堪称体现其个人风格的力作。主人公奥利佛屡遭磨难而不屈不挠、历经坎坷终获幸福,让人深受触动。不管是环境的影响,还是苦难的考验,不管是贫穷的限制还是初心的坚守,不管是希望的保持还是生命的敬畏,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出淤泥而不染,与苦难抗争,英雄不朽;保持教育初心,与贫穷挑战,慈爱为怀;永葆美好希望,向死而生,砥砺奋进。

  【关键词】苦难抗争 向死而生 读后感

  【正 文】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因作品主要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双城记》等。其著作主要描写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揭露上层社会人士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同时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呼呼更合理的社会制度。

  《雾都孤儿》是作者第二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奥利佛·推斯特,即Oliver T)在人生之路上,难免会经历挫折、遭受误解,这时我们更需保持美好的希望,胸怀宽广大志,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生活的考验。即使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境遇再凄惨,也要给希望留一片栖息之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同狄更斯的名言:"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六、向死而生活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代表著作《存在与时间》里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指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从而提出了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这告诉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既然死亡不可避免,就要活好当下每一天。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意识和内在活力。通过提高生命中的质量和长度,来提升生活的效度和深度。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古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今有向死而生度春秋。珍惜青春年华,永葆信念理想,扬鞭催马奋进。

  2018年有一句网络流行语,"请不要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以书为友、锲而不舍,知识殿堂将为你开启。只要心中有梦、执着追求,理想之花终会灿烂绽放,教育之园定会百花争艳、春满人间。

查看更多
标签: 作文

《雾都孤儿》读后感:与苦抗争向死而生 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01755/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