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老先生是我读大学后知道的第一个经济学家,原来只是听说过吴敬琏和顾准。据说博学济世也是出自他手,但是很遗憾的是从没有看过一点他的东西,因为据说他的理论右的很。
经济解释是他的复古之作,没有图表,这是我所喜欢的。感觉现在的经济学,没有计量经济学支撑就好像不科学一样。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一直要的是科学和民主,但是似乎人们并不是很清楚什么是科学,哪个叫民主。这也许和我们的国情有关?!反正等额选举的民主程度显然没有差额选举来的多。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我对科学和民主仍然陌生的很。看CSI,里面的实证主义,让我很惊叹,据说这就是西方对科学的理解,也是《科学说需求》中对科学的理解,可能由于我们没有经过机械革命的缘故吧。张五常把科学说的范围限制在了实证主义的边界,让我觉得科学了很多,而且对理论的判断增益不少,起码玄虚的东西已经不在有科学的内涵。同时也改变了我对经济学的看法,这样的学问怎不让人折服和感兴趣。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里张老爷子,也同样的强调事实的力量。真的理论存在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是事实却恰恰在不断应征这理论的正确。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力的,但我觉的用生命力来形容更为妥当。举个例子: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无摩擦的条件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这个物体会一直保持原有的状态运动下去。这个过程实际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个研究过程是有实际意义的,张五常举例是用的金字塔。我很赞同老先生这种在乎理论的实际意义的思想,理论高于实际,但是他不是脱离实际,这也许就是博学济世的积极出世的思想。
张五常不是二月河,草草读了一遍,再加上经济学知之甚少,自然收获不了所有的思想和知识。不过这样的好东西,没有体会是不可能的。科学,什么是科学,简而言之:实证主义。那么经济学是科学,那他一定就向物理学一样,逻辑是严密的,效果是可预期的。假设约束逻辑推理结论。
科学讲罢,便是需求。这是经济学的首要概念,在陈述了经济学的假设后,围绕这需求,讲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和推理,我最喜欢的是他对当前微观经济学的批判的继承与思考,这样多面的接触这些知识,会对认识的提高帮助不少。重点就是:需求定律,简而言之就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老爷子把这个定律用的很深,确实深入浅出。原来很多的现象背后就是这个定律,只是我们对这个现象习以为常,没有去仔细琢磨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自觉的服从这个定律。
不知道老先生对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现象持何态度,我猜想他会有保留的反对。我觉得政治学应该向经济学学习一些,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又出现了概念混淆,但是这种严密的逻辑推理,远比尺度的拿捏来的把握性强。形而上的东西要通过形而下反映出来,来改变现实的世界,来增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