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秦高一(1)班 项洪波 永远无法忘记《战国策》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每当我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铿锵有力的诗句时,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振奋,思绪不由自主地飞翔。我为荆轲感到幸运,因为他有许多的弥足珍贵的朋友,隐士田光,将荆轲推荐给燕太子丹,燕太子丹嘱咐田光勿要将这件事告诉他人,田光选择了永远的沉默,最简单不过的方法——死亡。为了谒见秦王嬴政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献上,樊於期是为了逃避秦王的杀戮才逃到燕国,投奔太子丹,太子丹是不会杀樊於期的,于是荆轲悄悄地与樊於期会晤,诉说自己复仇雪恨的惊天计划,樊於期二话不说,立即撕开胸膛的衣襟,绝决地将匕首从脖子上轻轻滑过,随即而出的是赤诚沸腾的鲜血。每当想到这里总是忍不住内心的壮怀,着实佩服他的豪壮。有时自己在面对要付出,要舍弃一些宝贵的东西成全别人的大义时,我总是有些犹豫得打心里不忍割爱,相比之下,我自惭形秽。有了樊於期的滚烫的头颅,再带上燕国的地图。但荆轲还要等待一位挚友,因为他知道只有与他的这位挚友同行才能有十足的把握取胜,但毫无涵养的太子丹似乎以为荆轲在退缩,拖延时间,竟仓促地催荆轲上行。荆轲并没有愤怒,他在心里哀痛,这次前行能否不辱使命?荆轲选择了上行,他早已将精小的匕首淬上了剧毒,裹在了地图里,那天,狂风呼啸,我似乎可以因易水之滨送别的场面感动几千几万年。在阴霾的长空,风不停地呜咽,一切都似乎在低声啜泣、高渐离地击筑荆轲的腿流着鲜红的血,他却还在那里挣扎着,您的一用力,将匕首向秦王掷去,可惜那最后一掷也是天功之徒劳。此时,荆轲纵有回天之力,也无从搀回失败的结局,他含着满腔地壮志和无比的辛酸,在乱刀之下,化为乌有。想到这里,我不能不痛哭,我为荆轲的悲壮,为他的抑郁而哭,为他的阳刚美而感动。那一幕历史悲剧,永远会激励我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 [评:字从文顺,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充满激情,充分再现了荆轲的悲壮,荆轲的义无反顾。]
刺秦
更新时间:2025-01-27 11:51:57
叙事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