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读了很久,从一开始的索然无味到而今的津津有味,最后甚至产生了有些不舍的情怀。其实并未很是读懂过这本书,也许是因为经历的故事太少,不曾有过那些出洋留学,外出远游的经历;又或许是因为未曾涉足官场,职场的囚笼。我始终不能懂得"围城"的含义。
钱锺书先生借苏文纨之口说道"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这也许是对"围城"的一个解释。我曾想过要看些关于这本书的资料,书评。但看过以后,读后感便不再是自己的感悟,而是掺杂真伪,旁人的赝品,于是作罢。所以我斗胆在这里抒发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围"字的解释为"环绕,四周拦挡起来",一座城被墙四周环绕起来,不是陶行知所办的晓庄学校的开放式,是封闭的,与世隔绝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上海的原住民,在上海这座城市里,他接受的拦挡和环绕一方面来自老儒生父亲方遯翁的精神束缚。遯翁老先生空爱议论,喜欢用儒家经义释理来教育孩子,但实际上正如方鸿渐自己所说"并没有实际的指示和帮助".老旧的说教,妯娌间的口角争锋,陈腐的家庭礼教,都将他围在狭小的无法逾越的血缘圈子。
另一方面,社会上的,职场中的人事都磨砺着他。马克思曾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身处在人世间,就要认识许多人,构成许多联系,也结成很多缘分。他的"前任"岳父周经理,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报社王先生这些他的上司们无一不是些虚与委蛇,左右逢源的伪君子。生活中也不乏像李梅亭,韩学愈,顾尔谦这样弄虚作假,空有名号的伪知识分子。这好似另外一部《儒林外史》,反映着对当代职场、学府里帮派斗争,腐朽黑暗的内幕的讽刺。这些人并没有真才实学,却能依靠裙带关系在职场里谋求一官一职,可见现代"拼爹文化"由来已久。同时,当时的中国正在水深火热的抗战中,时局艰难,山河破碎。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家底并不殷厚的方鸿渐常遭受别人的欺压、嘲讽。当然,这与他本人没有才识也有一定关系。这是社会大背景的围城。
其次,孙柔嘉女士是方鸿渐另外一个"围城".一个他自己创造,并接受的"围城".正如杨绛先生所言"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进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孙柔嘉并没有多大的眼界,也没有宽容大度的品格,更没有辽阔的思想。她因为倾慕方鸿渐的留学生身份而千方百计地嫁给她,却使他们两个都陷入一个更小的"围城"中。他们仿佛跳进了宝黛式的恋爱循环"猜疑—争吵—和好—猜疑"但是宝黛的爱情往往在和好后升温,彼此心灵更贴近,而孙方两人在争吵和好后,往往留下了更深的伤疤,以作为下次争吵的旧账。生活于是被彼此束缚、牵制,两个人不再是独立的,自我的,而是捆绑的,依赖的,不自由的。孙柔嘉的存在事实上给予方鸿渐的是心灵的"围城".因为她,方鸿渐做的都是"违背原意"的事,他变得想要安定下来,他不再去自由闯荡,他变成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从地域上看,"围城"兴许也单指无法逃脱一座城市—我们的家乡。方鸿渐跨越大洋,为了逃离摆脱上海这座城。"学成"而归,回到上海,又辗转到达内地,然后又回到上海。文章的最后写到方鸿渐辞去报社工作,去重庆发展。我们不难猜测,方鸿渐还是会回到上海。他兜兜转转,周而复始,最后都会回到起点。"围城"是一个不规则的圆,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总带着一条线。从起点回到起点,这条线所经过的地方成为周长,把我们的人生包围起来。当我们反刍品味这个圆,我们会知道:圆的形状由我们自己设计,甚至你不喜欢圆。打破它也无不可。唯有冲破圆的禁锢,我们才能走出围城。
除了对"围城"含义的探究,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锺书先生的妙语连珠。他的譬喻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幽默讽刺,又耐人寻味。字字珠玑,又十分隐晦,值得花时间反复琢磨。他写唐小姐的眼睛"灵活温柔,反衬得其他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他不明写高松年和汪太太的不正当关系,却用"瑟缩""心跳"来暗示高校长的非君子行为,令人啼笑皆非。甚至,锺书先生写骂人的粗鲁语句也别有趣味:"骂来骂去,只有一个意思:汽车夫原意跟汽车的母亲和祖母发生肉体关系。"其中,有一段关于恋爱的譬喻十分精辟: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没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没吃一颗葡萄都是吃剩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我们从恋爱到白头偕老,总有最好的回忆,也会有最坏的,但最好最坏的都只有一个。那我们何不总保持着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虽然在吃一颗坏葡萄,但未来会越来越好。
杨绛先生在《写围城的钱钟书》中提到"钱家人爱说他(指钱锺书)有‘痴气’。""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却不以为然,这本书中,处处闪耀着锺书先生智慧的光芒,当中有一段人生释理我很是欢喜:
这好像开无线电。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半句昆区啦,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在它本电台广播的节目里,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你只要认定一个电台听下去,就了解它的意义。
我们彼此来来往往,会遇到许多相知不深的陌生人。某一个时刻,遇见一个人,你遇见的是他人生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而那个人的一生都是千千万万的片段集结而成的。因此,有时,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一个人,一件事,其实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起承转合,荡气回肠。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一生,而我们往往专注于蹩脚明星的鸡毛蒜皮,犄角旮旯里的小事,却不愿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
"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我想在令读者捧腹大笑之外,锺书先生更想要描绘那个时代中国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我们可以在啼笑中,看到世态冷暖,人性缺点。我们同情和嘲讽一类人,同时也同情着,嘲讽着自己。就像一座围城,城里每个人都有相似的欢愉和不幸。虽然平凡,但又真实。
南师大17级历史师范 文案/田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