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最近看完《大败局》,每次看完一个企业案例,合上书本,需要久久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
说哀其不幸,还是说怒其不争呢!
三株,健力宝,太阳神,爱多,小霸王……
一个个我们儿时耳熟能详的企业,就因为"一子错"而"满盘皆落索",再也没有起复的希望。
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市场的先行者,他们义无反顾,用一往而前的勇气承担着改革开放的原始宿命。
同时他们又是市场的破坏者,秩序的摧毁者,他们身上的道德两面性,有着必然和无奈。
他们当中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也有政府下海的官员,还有不识几个大字只知埋首苦干的农民。
"起家三年,崩盘三天!"
他们用人们还未反应过来的速度快速崛起,再用人们还未反应过来的速度迅速倒塌。
那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是一个卖营养品也能做到年营业额80亿的年代,是一个讲营销手段而不是讲产品质量的年代。
当企业做大做强后,正如一个突然获得强大内力的武林新秀一样,他无法控制自己的爆发,于是"走火入魔",最后爆体而亡。
多元化,盲目投资,轻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产业,企业中心产业失衡,内部斗争,种种原因现在还是MBA商业教材的失败案例。
无数的民营企业家用他们血腥的案例来告诉我们,成王败寇,谁先倒下,谁就出局。
何其野蛮的商业法则,直到三十年过去,这条野蛮法则终于慢慢改变,资本并购,股权合作,西式商业准则在新一代企业家心中成长,"先做大市场,再圈起市场,阻止别人进入市场,再分割或垄断市场。"
想起前段时间两家打车公司的商场砸钱斗争,最后又合并一起抢占市场,真正应了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中国市场太大,让企业家有种错觉,只要广告做的好,产品就能卖的好。
只要营销做的对,售后与研发可以放弃。
于是,中央电视台的黄金广告位卖出数亿的天价,遍布农村大街小巷高楼甚至厕所的"XX口服液"广告,他们喜欢在媒体眼中塑造新闻点,但忘了媒体是把双刃剑。
"传媒就是婊子,你好时全是好话,好似你是下一位中国首富。坏时一拥而上,全是落井下石,恨不得你马上破产。他们喜欢失败的英雄而不是成功的富豪。"
无论是秦池古酒还是爱多VCD,三株口服液,媒体的推波助澜无疑是加重企业崩盘的那个砝码。
这么多年过去了,貌似农村的广告营销还是老样子。
前段时间京东和当当为了走进乡镇,到处刷墙,这种广告模式是十多年前"三株""红桃K"玩的不能再烂的桥段。
"赶紧上淘宝""购物到当当""勤俭持家靠京东"等诸如此类的广告语,让我彷如回到儿时。
商业市场越来越理性,创业环境也越来越辛苦。
我们无法回到那个贩卖大豆就能成为百万富翁的年代,也无法回到那个架构一个网站就能拉到风险投资的年代,而淘宝创业低起点的时代也渐行渐远,唯一不变的,开个饭馆好像依旧是创业的一种手段。
说完别人家的公司,再说说自己的工作。
最近公司总部又开始实行新的绩效考核,希望我们能快速增长,获得预期的目标。
于是,听闻广州分部有多个相熟的同事离职,武汉有几个主管打算离职。
后勤的同事因为也有销售任务而有抱怨,大家开始紧张兮兮。
平淡,努力,放弃,不一而足的事态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最坑爹的是,没有完成销售任务的居然要填写一份表格,详细阐述自己为什么没有完成任务,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领导要面谈诸多问题,形式主义十足,除了让大家心中更加郁闷之外,貌似毫无用处。
2015-03-09 李黎
如上所示,本文写于2015年3月9日,《大败局》的上部看完后被我送给了一个不认识的朋友,下部一直没有买,反而买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讲述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中国企业之变局,比《大败局》立足于企业本身要格局大了许多,站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角度来看经济变革。
他的另一本《激荡一百年》没有买,园博园市场部新到的实习生买了,借阅了一个月,都没有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