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小龙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5-01-18 20:13:16 观后感

  他是谁,他是周杰伦的偶像,他是周星驰的偶像,他是科比(kobe Bryant,R.I.p)的偶像,他也是甄子丹的偶像……他是你的偶像的偶像,他就是李小龙。

我是李小龙观后感

  大多数世人对他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哦,李小龙啊,是个很能打的人”,但这只是他的银幕形象,而非他本人真实的样子。现实中的李小龙,除了是一位武术家和电影演员、导演,他还是一位作家、画家、运动员、舞蹈家、哲学家、诗人、思想家,甚至也是一个企业家(创办了振藩国术馆)。不过李小龙本人却认为“我首先是个生活的艺术家”,对他来说,不管是练功夫,还是看书、画画,都源于他对这件事物本身的热爱,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

  李小龙的国籍是美国,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他出生在旧金山(SanFrancisco,旧称三藩市)原名李振藩,这是国人很传统的思想,在某地出生的,就要振兴一方,也要名震一方。不过李小龙的道德观念是传统中国式的,他的父亲(当时一位著名的粤剧演员)希望孩子接受传统中国教育,所以李小龙成年之前都是在香港度过的,“我接触了地道的中国文化,为之倾倒,深感自己的确是其中的一份子”,“‘我是中国人’的观念却早在当时就已彻底成形”。希望一些总拿李小龙的国籍说事的人,多去了解一下,也可以消停一下。看一个人对中国怎么样,不应该看他的国籍,而应该看他对中国做了什么。

  因为父亲的职业关系,李小龙很小就有机会接触表演甚至出演角色,不过都是一些“联袂出演”的角色,就是跑龙套,最多是一些配角。

  从儿童到青春期,似乎总是精力无穷的李小龙到处调皮打架,突然某一天想到要是哪天身边的小伙伴们不在了,得只身和人打架会不会吃亏?遂决定拜师学武,于是投入咏春大师叶问门下,叶问是我国一代武学大师,《叶问》电影也出了系列(甄子丹演了一把偶像的师父),不过一开始大家谈论叶问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李小龙的师父”,好一个“高徒出名师”!

  练武之后的李小龙慢慢地变得沉心静气,“不论是演戏、习武,还是做人,武术都带给我很多体悟“。

  成年后的李小龙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成了一名大学生,进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研读哲学(李小龙非常喜欢西雅图的湖边景观,去世后墓地就设在那里)。

  李小龙在大学期间创办了振藩国术馆(并结识了自己的终身伴侣),教授自卫术,但他不甘于一直这样,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个在功夫锦标赛表演的机会,而被制片人邀请去拍戏。李小龙非常注重自己的银幕形象,他绝不拍有损于中国人形象的片子,镜头前的他,要么风度翩翩,非常帅气;要么身手凌厉,以一抵十。“在正式签约前,我有意确保台词里不会出现低三下四的讨好之语或是洋泾浜英语,而且我也不会出演拖着根辫子上蹿下跳的角色”。那句经典台词“告诉你,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出自《精武门》)更是唤起了很多中国人的爱国良知。

  我印象中最早接触到李小龙的是《青蜂侠》这部电视剧(前几年翻拍了电影版,周杰伦也演了他偶像的角色),主角早已不记得,但是李小龙一身黑衣黑帽黑眼罩的形象还是非常清晰。因为这个角色,当时有几个商人找到李小龙,让他以片中角色的名义在全美开设武校并交由他们代理,但李小龙拒绝了。电影是李小龙热爱的艺术,“如果我只是图财的话,那时就能大赚一笔。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不会为了钱出卖我的艺术”。

  李小龙之前,是没有“功夫片”这一类型的,他是这类片子开创者。在他之前有“武打片”,什么是武打片?“首先,片子里人人都在浴血奋战,但他们的打斗方式竟完全相同,拜托,实战中,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李小龙将现实中的打斗兼顾表演放到电影中,这就非常有真实感。今天我们看功夫片,感觉很真实(有时因为借助特技特效,反而真实过了头!),但是想想在半个世纪前,可没这么简单。李小龙以功夫片闻名,但是他并不赞成在电影中渲染暴力,因为“渲染暴力毕竟是不健康的”,他在所演的几部片子中都是扮演民族英雄,或者打抱不平的人,因为“暴力和侵略已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看看电视、看看越南时局,你无法视而不见”,但他认为不应该把暴力和侵略设为电影主题,“我坚持认为,我在《精武门》中饰演的陈真最终应有一死,美化暴力总归是有害的。他手刃了很多人,必得为此付出代价”。

  而他半个多世纪前对于演员的描述,放到今天也毫不过时,“勤勤恳恳,唯有如此,才能拥有高超的理解力,成为能充分表达自我的艺术家,在身体、心理和精神上都能打动观众。电影是务实的商业头脑和创作型人才携手共创的产物,二者互为因果”,“真正见功底的优秀演员很是难得,这样的演员懂得真实地做自己。现在的观众并不愚蠢,演员不能只简单地走个过场,就妄图令人信服。即便这种肤浅的表演尚具一定的专业水准,但到底不过是种模仿,绝非创造”。

  为什么说李小龙是一个哲学家,首先是因为他大学读的是哲学,另外就是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一直在发现自我,真实地表达自我。“我们都自认聪慧,有多少人在拥有了学习和感知能力后,对那些强行灌输给我们的道理产生过自己的质疑和探究呢”,“同样一双眼睛,当我们盯着别人的过错看时,常能飞快备好一顿责难;批评他人、打击他人非常容易,但了解自己却需要一生之久”。多数人只为自己的形象而活,他们只顾为自己塑造这样那样的形象,宁肯将所有心血浪费在装点门面上,也不愿潜心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这股潜能并且有效地和外界进行交流。

  李小龙一直在反思学习,同时又不拘泥于过去。“过去已成历史,唯有未来能给你幸福”,“成功无非是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事,生命是一个过程,古往今来,英雄的结局和凡夫无异,身亡命殒,但只要我们活着,就得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这样,我们兴许无法成功,但一定能有所进步”。

  李小龙非常重视家庭。“我今生最大的幸事不是拍了《唐山大兄》(令李小龙红遍东南亚、美国主动示好的片子),而是得遇佳偶”,“我与琳达不是一加一的关系,而是一个整体的两半——相互契合的两半合二为一,自然好过形单影只的二分之一”。婚姻是种友谊,是种伙伴关系,牢牢地建立在日常琐事的基础上。婚姻是晨起的早点,是夫妇二人各忙各的日间工作,是傍晚的晚餐,也是静夜里聚在一起聊天、阅读、看电视。

  李小龙给儿子起名“国豪”,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名字,在教子方面,李小龙秉承的也是儒家的哲学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也会和孩子一起玩耍,但如果发生一些严肃的事情,他也不会避重就轻,怕伤害孩子的感情,该说的话一定会说,该约法三章就约法三章,不顾及孩子们喜不喜欢。“婚姻也是对孩子的呵护,生病时照看他们,扶持他们走上应走之路,并分享对他们的担忧与自豪”。李小龙是一个非常融入家庭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难处应顺势而为,妄图与之对抗只会自损。不论言语如何兜转,所谓困难,并非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特殊遭际,而是普天之下人人都要面对之事,绝不倒下,这就是它给人的启示。走下去,看看崭新的景象;走下去,看看鸟儿展翅飞翔;走下去,将妨碍你感受、妨碍你抒怀的一切都抛诸脑后。

  李小龙虽然只活了短短三十三年,但他的深邃思想却可以为很多人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对当今的体育竞技、电影、舞蹈、音乐、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且这种影响力还在持续着。他这短短的三十多年活出了丰富的人生,就像他自己所说“即便有朝一日,我李小龙不幸壮志未酬身先死,我也丝毫不会后悔。我做了我想做的事,而我所做过的每一件事,都倾尽全力。你不能对生活奢望太多”。

查看更多
标签: 中秋节 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12047/
上一篇: 《2012》观后感
观后感推荐
热门观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