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土劲松
——《慈善的高山厚土》有感
王家斌
记不清这是玉林的第几本书了。而且,坦率说开始也没太看重。但一展卷,就不能不刮目相看了。
首先,其架构就不仅承载着中国慈善史的厚重,还囊括了从创始到成熟的重大历史之事件。这当中,我更感兴趣的自然又是发生在历届16位老会长身上那些感人的故事。
如中华慈善总会首任会长崔乃夫,早在童年就因老家昌平大灾见有人搭棚舍粥和1937年战乱中又有人设难民救济所使水深火热的灾民得生存,对慈善事业就有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后来成为共和国的民政部部长,对中国的慈善事业才有了大胆探索与开创。到20世纪80年代,他已认识到老百姓的贫困疾苦若无全社会的支援,仅靠政府是很难解决的。如发放救济款,仅靠政府定标准,有的用不了有的还不够;如灾民急需大量的防寒衣物,若不靠城市居民的爱心损赠就更难筹措了。于是,就呼吁并实施了动员全国民众向贫困地区损赠衣被的活动。结果,不仅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响应,还引起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肯定。
再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每年的扶贫款也增加了20亿元。但尽管如此,对众多的贫困地区来说仍杯水车薪,只能应对一些突发的灾难。而若想从根本上缓解这一难题则必需担巨大的风险,从传统的财政拨款转向发行福利彩票的这条路。当然,为使这一设想的得以实现,他亦在国内外作了审慎的调研与考察。并于1986年8月18日以民政部的名义,向国务院正式报送了《关于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的请示》。就这样,又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与论证,经国务院和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批准后,1987年7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批800万张面值一元彩票终于面世了。1993年10月和1994年5月,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劵发行中心又被国际彩票组织接纳为正式会员。
恰如书中所说的,彩票,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在中国发行福利彩票不能不说是个历史的创举。而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就更功不可没了。
另外,关于崔乃夫那奔走于边远贫困山区的那些小故事也是令人过目难忘的。
除了崔乃夫,关于继任会长阎明复的记述也是颇为感人的。如,且不说他那传奇的家史和与慈善事业的历史渊源,仅对创建中华慈善总会时作的贡献就该载入史册了。至于对历次重大灾难的救援,如1991年的华东水灾、1998年1月10日张家口以北地区的强烈地震,1998年的抗洪救灾,都无不显示出他的胆识、智慧和博大的胸怀。再有,他所倾心的"烛光工程"也是感人至深的。书中说,那所谓"烛光工程"最早的发起人本是北京电视台的一位女编导。当时,根据国家科委某研究中心的建议她去农村拍摄一些贫困教师工作、生活的专题片。并写了篇催人泪下的采访手记。阎明复被感动了,并决心全力以赴地帮助那些贫困的民办教师。并经过三年的艰苦筹措,作为重点项目由中华慈善总会正式启动。
然后,他又联络世界宣明会签订协议共同推动"烛光工程"在海内外的运作实施。虽然开始时的募捐并不理想,但阎明复却毫不退缩。经他不断努力,终于使"烛光工程"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一家有影响的证券公司就捐出了一天的营业收入;一家知名企业捐了1000台计算机;日本的一家航空公司在北京—东京的班机上专门为"烛光工程"设了捐款箱。而更大的影响,则又是金钱难以体现的。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系的全体师生就给阎明复写信说:"……蜡烛成灰泪始干,教师的无私奉献恰似烛燃。或许,烛光工程也正取其意吧。在学校里,我们开展了一个小小活动,为烛光工程募集到一千多元钱。钱不多,但是我们的心意,是56颗滚烫的心……"
当然,仅此的片断事例是不可能将两位中国慈善事业开拓者的丰功伟绩尽现眼前的。另外,因篇幅所限余者十几位元老的业绩亦不能一一采撷,这也是最大的遗憾。而且,掩卷之余,还有个熟悉的身影也久久地浮现在眼前。
此者,即虽曾相识却并不相知的天津市慈善协会的老会长陆焕生。
而之所以如此说,则因虽与其相识但此前对他的了解亦限于一位没有架子的副市长。后来,他由市领导变成天津市慈善协会的会长也没过多的接触。现在,通过玉林的描写才知他不仅是个文雅和蔼的高级干部还有颗与人为善的菩萨心。尤其到慈善协会后,又作了那么多的大好事。如,为帮助4个残疾学生上大学,他磨破嘴皮跑断腿;如,虽年高体弱仍往山区贫困户的家中跑;如,为汶川地震募捐时他不仅和工作人员日夜忙在现场,每天5元盒饭的工作餐还自己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