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这部《东京家族》居然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山田洋次导演的作品,这位从未被称为大师的导演,却在日本创造了很多辉煌和奇迹,最被大家熟知的,恐怕就是那部曾经入围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黄昏清兵卫》。落笔前查了一些资料,山田的电影中总是带有一种小市民的调子,他对下层平民的关注也让他赢得了不少赞誉。这部《东京家族》翻拍自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的作品, 讲述的是老夫妻到东京看望已成年的子女的故事,细致描绘了家族间感情的羁绊与丧失,家人间共处,年华老去和死亡等一系列问题。原作是拍摄于60年前的一部黑白片,一直很少触碰黑白片,一直担心自己对黑白片的鉴赏能力不足,会在心里对大师们产生误会,所以很少去触碰那些经典的黑白片,反倒是这些翻拍的作品,频频拿来品味。这些经过导演们二次加工并打上个人印记的翻拍作品,每次看起来都是津津有味。
日本电影的节奏从来都是异常的缓慢,跟现代日本快速的生活节奏有很大的反差,一些不喜欢日本电影的观众总是很难适应这种节奏,也许正是因为日本人对生活细节的忽略,让日本的电影工作者,更愿意把焦点投射到下层百姓生活的琐事,并且不厌其烦,达到了迷恋的程度。这部《东京家族》也是如此,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反应了一些列日本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够深刻尖锐,但却能让人深受启发,回味无穷。
《东京家族》里塑造的家庭不是名门望族,恰恰是东京这座大都市里再平常不过的普通家庭,二位年近70的老夫妻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幸一是医学博士,在东京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女儿滋子自己经营一家美发店,丈夫是公司社员。三儿子晶次自由散漫,连一个能糊口的像样工作都没有!这个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在东京这座国际大都市里都平淡无奇,却极具象征性,反映了日本不同年代人们的生活态度。
1. 大儿子幸一代表着普遍具有工作狂特质的日本中产阶级男人
日本人对工作的狂热世界闻名,战后日本经济的巨大腾飞,导致企业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大,日本的打工族很容易在工作中得到认同和尊重,并且很容易模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大儿子幸一工作的地方就是他自己的家,因为他把私人诊所开在了自己家里,妻子文子则是一个全职主妇,专心照料孩子和丈夫的生活。电影的开头几分钟,幸一穿着医生的工作服出场,导演和编剧有意向观众传达幸一这一严肃的医生职业形象,即使是在家庭聚会的场合,也以工作的姿态出现,足以表现出他对工作的狂热。这一点在影片后面的一幕表现到极致。原本计划带孩子和父母一同出去游玩,可是却因为病人家属的一个电话,就撇下父母,匆忙的出门就诊了,甚至不让妻子文子带二老出去,担心其它病人打电话到家里来。这被导演着重刻画的一幕,其实透露出一丝悲哀,在幸一的心里,工作比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还要重要,在社会压力的趋势下,让他急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尊重和肯定。
2. 女儿滋子代表着逐渐开始拥有家庭地位的日本新一代女性
在影片的开头,身穿名牌,手提购物袋的滋子匆忙的赶到大哥家里,准备迎接自己父母的到来,在上面这个场景里,文子穿着围裙正在准备晚餐,滋子缺不停的抱怨路上的辛苦,2个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是冲突。日本女人的地位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低微,我无从考证,因为我没去过日本,更没娶过日本媳妇,所以没有发言权!但是在日本的影视作品里,大多数女性都被丈夫所凌驾,男人在家庭里占据绝对的地位。日本并没有明确的夫妻伦理,日本人的道德体系由忠、孝、情义、仁义等组成,孝的中心是对父母的孝道,妻子其实处于边缘地位。但是在本片中,滋子却从一开始就被塑造成女强人的形象,自己经营着一家美发店,根本不用靠丈夫养活,反倒是自己的丈夫对她维诺是从,这与对丈夫毕恭毕敬的文子形成了鲜明对比。日本20世纪的经济泡沫破灭以后,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回归家庭,男女地位发生者微妙的变化,对于日本新一代的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对她们来说也许同样重要。
3. 小儿子晶次代表着在追逐自我中迷失的日本年轻一代
妻夫木聪饰演的小儿子晶次,明显象征着日本年轻的80后一代。他喜欢意大利cinquecento风格的小轿车,没有固定的工作,有时候在剧场给别人打杂,有时候又去地震灾区做志愿者,甚至在那里遇到了自己心爱的纪子小姐。在哥哥姐姐眼里,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在父母眼里,是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窝囊废。但是,他自己却不认为自己的生活很糟糕,反倒是这种轻松随意的生活态度,让他更加积极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爱人,晶次和纪子,成为影片里最温暖的二个角色,相对于过分势力和冷漠的哥哥姐姐,腼腆单纯的大男孩晶次,更懂得人情冷暖,更体贴自己的父母。导演的意图很明显,晶次作为日本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恰恰是日本未来的希望。
影片感人之处不胜枚举,我曾数度落泪,对比自己当下的生活,感慨良多!此时的北京与彼时的东京,是何其的相似,远离父母异乡在外打拼的我,到底在追寻什么?也许很难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