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窗幽记》有感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徐洁
《小窗幽记》是我在广州购书中心邂逅而得,千里相会,甚为欣喜。感谢书中精美、绮丽、哲理丰富的句子,伴我的旅途。展读书卷,仿佛看到作者在皓月当空,蛩鸣窗外,烛影映帘之夜,临轩伏案疾书的身影。
《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靡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工诗善文,精鉴赏,擅书画,其艺术造诣登当时之冠。
《小窗幽记》是作者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格言小品集。作者按“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字结卷原则,将所收集的各家妙言巧句分编为十二卷,藉以突出他的人生十二字处世原则。 书中内容涉及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处世、养生等人生话题,论述精辟爽直,见解独特睿智。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短小精粹、言近旨远、词藻优美、骈散各具、微言大意、雅俗共赏,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的事物之中,含蓄蕴藉,回味悠长。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宠幸侮辱不惊讶,悠闲地看着庭院里的花开花落;走或留都无目的,漫随着天外的云卷云舒。
语句表现了恬淡宁静的心态,洒脱舒朗的心境,飘逸超灵的自然之趣,为我最爱。
“存心有意无意之妙,微云淡河汉;应世不即不离之法,疏雨滴梧桐。”心存有意无意的巧妙,轻云遮淡了银河;处世不近不离的方法,稀疏的雨滴落在梧桐上。 国人崇尚“中庸”之道,有意与无意,不即与不离,均为人事妙方。真正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距离把持适度,确实颇有学问。能为者甚少,能识者甚稀。 “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川,未必能文。纵能,亦无豪杰语耳。”胸中没有三万卷书,眼中没有天下的奇山异水,未必能写文章。就是能,也没有豪杰的语言。
这话让我心存敬畏。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知万般苦,怎么会有过人的言语呢?既然如此,又怎敢轻薄为文?
“读书倦时须看剑,英发之气不磨。作文之苦际可歌诗,郁结之怀随畅。”读书疲倦时须要看剑,英发之气因此不磨灭。作文苦楚时可以吟诗,郁闷之情随之而畅快。
诗言志,诗是歌唱生活的语言艺术,是灵魂的一种寄托和栖息方式,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以看世人清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之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把看世人的白眼转而来看书,就是圣贤一样的真见识。把议论别人的信口雌黄的精神转而研究历史,就是左丘明和黄狐一样的真是非。 历史上,弄虚作假、阿谀奉承而升官发财的不乏其人,说真话却需要勇气,甚至要挨打,丢脑袋。左丘明和黄狐是彪炳史册的榜样。左丘明是春秋时史学家,著有《左传》和《国语》。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到他,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而丘亦耻之。”。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表现出过分的恭敬。对这种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把怨恨藏在心里,表面上装出和人友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可见,孔子与左丘明见解相通。
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人。秉性耿直,刚直不阿,以讲真话而著名。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据《左传》记载,晋国大臣赵盾的族弟赵穿将昏庸残暴的晋灵公弑于桃园。董狐在史籍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赵盾申辩说:“不是这样。”太史董狐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孔子评论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孔子认为,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后世将秉笔直书者皆喻为“董狐笔”。
“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蝉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乱讨贼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边疆上减少了土地,而中庭里的歌舞还在喧闹;战斗的血腥使人枯萎憔悴,而满座的貂蝉们还神态自若。我们这些书生,既然没有平息叛乱讨伐贼寇的权力,而一片报国的热忱,只有在寸纸尺字之间来表现了。要使长着胡子的“妇女”们,也耸然有了要振作的意思。
陈继儒处在明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晚明时期,国土逐渐沦丧,明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官场混浊,财政紧张,社会动荡,世风日下。作者严厉指斥误国害民的昏庸官吏不配作血性男儿。可见,作者并不是潜心于闲云野鹤之人,匹夫责任在胸,一腔志士的激情与正义跃然纸上。
陈继儒颇有佛家万事看淡的思想及老庄的无为之风。去除糟粕,提取精华,可习得为人处世之积极态度,挖掘其丰富内涵。这是《小窗幽记》行世数百年,不胫而走,影响经久不衰的原因。
书中智慧的哲思,穿越时空的界限,温润我的心灵。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缕缕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窗外,是无限的未知和畅想。凭阑望,思路开阔,情思悠远;当窗立,神清气爽,气息通透;临窗眺,海阔天空,心慢慢变得沉静而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