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被评9.2分的神级剧集《深夜食堂》由一家网站引入了国内,在此之前它已经通过其他网络渠道拥有了不少追看者。开场是灯火辉煌的东京繁华夜景,镜头摇向一条近似城中村的偏僻小巷,食堂老板在零点钟声响起的时刻撩起门帘,迎接他那些有故事的客人。
在形式上,这是部有着浓郁豆瓣气息的电视剧,非文艺青年会在潜意识中排斥它由画面、音乐、旁白构成的创作形式化,尽管它的旁白已经足够口语化,一天又结束了,当人们赶路回家的时候,我的一天才正式开始你问会不会有客人来?喔,还不少喔!但在影像意境的衬托下,多少还是有点做作。
《深夜食堂》刻意营造的语境如同屋檐下的瓦罐,只是在看过故事之后,会觉得这瓦罐里装的不是寻常的雨水,而是浓郁的蜜酱,或者是其他任何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质的腌制品。受这些简单、短小但情绪饱满的故事影响,观众一开始对它形式上的刻意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扭转,会觉得,这样深情的故事,配得上这种矫情的外在。抑或是,不知道是它沉稳的煽情手段感动了观众,还是内心需要填补的观众,找到了一款可供安慰午夜心灵的优品。
老板脸上有道长长的刀疤,一幅谁都不惧的表情,开食堂仿佛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收集积累食客们的故事;黑道大哥总是戴着墨镜面无表情,宛若小一号的高仓健,因为冷酷而极帅;男同性恋者敢说敢做,颇见真性情,演员的表现可谓极致;片中几位女角色相貌家常,但却有惊人的温婉气质
就是这样一群在午夜活动的人,把狭窄的深夜食堂变成了一个舞台。从角色社会形象以及场景布置来看,《深夜食堂》将镜头对准日本底层民众的意图显露无遗,不同于村上春树小资阶级式的恐慌与迷乱,《深夜食堂》里的人物非常接地气,他们就是巷子里的人,是大城市的社会填充物,但他们和活动于这个城市的任何群体一样,有血有肉,有着明确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价值观,这部剧集在日本包括在中国受欢迎,除了故事的精致之外,和它能够轻易触动生活在底层、关注底层的人的内心有关。
《深夜食堂》有一些励志元素,但励志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在《猫饭》这个故事里,一个在卡拉OK厅工作的姑娘偶然撞入食堂,爱吃猫饭爱唱歌的她引起了老板的怜惜,在常来食堂的一位作曲家的帮助下,姑娘短时间内成为了巨星,但却因患重病去世,在去世一个月之前,她再次来到食堂要了一碗猫饭。故事的结局是一只猫来到了食堂,吃完了姑娘剩下的饭。说不好是被她的传奇经历所打动,还是被演员出色的表演感染,看完之后没觉得励志,反而认为,人生不过一碗饭而已,只要吃的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遇到好的人,有什么样的命运也不重要。
日剧在1980年代曾以《血疑》为代表火爆中国,有媒体称《血疑》让半个中国泡于泪水,过去的日剧能撼动中国观众,是因为它们击中了麻木许久的心灵,让继续亲情、温情、人性来填充内心的人们,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贵。但在韩剧统治中国内地电视剧市场之后,日剧再无掀起大风浪的机会,现在《深夜食堂》的袭来,暂时也只是影响了一部分年轻城市观众。
与过去时代的日剧相比,《深夜食堂》已是全然不同的风格,没有沉重,没有声嘶力竭,面对生死也是泰然处之,无所不在的轻松态度,不会带给观众任何观看压力,它奇异的治愈效果,面对不同国家的现代人同样有效,它的陪伴作用,会让那些深夜不愿睡或无法睡去的人们,感到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