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1-12 08:01:12 其他读后感

  《红豆》这部短篇小说是作者通过倒叙或者是回忆的方式描写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女青年江玫和一个资产阶级的代表齐虹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这部小说它想要表现的是江玫被她的室友萧索带领着走向了革命,并且最后还成了一个优秀的党的工作者。但是我读这部小说的时候真的完全把它当作了一个有着革命性质的爱情小说。

《红豆》读后感

  作者也许本来想把齐虹塑造成一个丑恶、自私、可恶的资产阶级分子,并且他可能会成为阻碍江玫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的障碍物。实践上的作品中的齐虹是一个有着清秀的外表,并且懂音乐、会弹钢琴、喜爱读外国文学作品,并且家庭条件又十分优越,这样一个齐虹,在我的心里我是十分喜欢他的,虽然他有时候会对江玫不好,尤其是当江玫要去参加革命时,他会生气的摔东西,我只是觉得他完全是因为太喜爱江玫,他的自私是对爱的自私,并不是因为他是资产阶级才自私。对于江玫,作者把她写成一个执着与革命,并且最终会为了革命而放弃爱情。其实作者笔下的江玫,在对于爱情的纯洁以及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会坚持到底,这些优秀的品质我是十分欣赏的,但是我却不赞同作者笔下的她放弃爱情选择革命,作品中的江玫或者说在那个时代的作者都觉得阶级立场不同,爱情必然会走向破灭。其实我个人认为阶级立场和个人的爱情是没有冲突的,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把革命与爱情写得如此的矛盾与艰难,也许是为了迎合那个年代,“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片面地强调政治的重要性,而刻意忽略文艺本身应有的价值。并且我十分不赞同《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上某些同志认为江玫和齐虹是因为有共同的基础才相恋的。我个人觉得他们会相恋是因为彼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如他们都喜欢音乐。我觉得在那个年代的同志们把爱情想得太复杂了,把作者小说中的爱情直接和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相挂钩。我也不赞同某些同志认为江玫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我觉得如果她真的是爱情至上的话,为什么最后她会为了革命放弃爱情,她那么喜爱齐虹,她其实大可以把自己的母亲带上与齐虹一起离开。并且在作品中,作者早就已经提到江玫会放弃爱情,如在齐虹找江玫出去玩时,他说要带她去“绝域”,这个是童话《潘皮得》中的神仙领域,这时作者提到“他们的爱情就建筑在这些并不存在的童话,终究要萎谢的花朵,要散的云,会缺的月上面。” 以及让他们相恋的红豆发夹被齐虹摔碎,还有江玫父亲的真正死因,这些都告诉了我们他们绝对不会在一起,以及革命终究还是战胜了爱情。

  至于萧索,这个女主角江玫的室友,以及作为领导江玫走向革命的人,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她,虽然她十分的善良,对江玫又好,并且为了给江玫的母亲治病她甚至不惜去买血挣钱,她的这一做法让我很疑惑,我当时在想,为什么连女儿江玫都没有想到要去买血给母亲挣钱,她怎么会想到,难道为了他人的生命连自己的生命也可不顾?后来在早材料中,我渐渐明白萧索作为这个小说中党的形象的化身,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十分辉煌、有勇气、认真、努力的党的光辉形象,作者就是要告诉读者党是十分伟大的,为了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党会尽自己最大得努力,党员也会自我牺牲来挽救人民的利益。其实我不赞同有些人说萧索没有给江玫正确的政治领导,在小说中的她让江玫见到了一个积极、勇敢、为他人勇于牺牲自我的形象,我觉得这种精神上的引导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上的领导对上比政治领导更重要。

  对于这部小说我也不赞同文美惠在《从“红豆”看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倾向》中所说的认为作者的感情战胜了理智。我觉得应该是作者的理智战胜了感情,虽然她所塑造的齐虹这一丑陋的形象没有到达时代对她的要求,但是她最后还是将我们带回到了江玫“革命”胜利,她放弃了爱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但是我赞同她所说的“”红豆”是一篇艺术性较强的小说,语言流利,结构也比较严密,人物写得比较细致”,我觉得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写得很好,她准确的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会让人不自觉的人物文种的江玫以及齐虹是真实的存在过的,她们的爱情也是真实的发生过的。她这样的写作技巧是现当代很多作家都到不到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总的来说,《红豆》这部小说真实的表现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下,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要求“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许真的是不同的阶级立场会将美好的爱情扼杀。向我们说明了那个时代不同阶级立场革命者在感情上的矛盾与复杂,向我们揭示了真实的人性的挣扎。

查看更多
标签: 俱乐部 友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28063/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