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迷局

更新时间:2025-01-24 17:04:15 其他读后感

  《借贷迷局》:法学与文学融合的任性式试验

借贷迷局

  田荣华

  初读翁华杰先生的《借贷迷局》,笔者被“惊”到。这部小说有别于笔者阅读经验里的任何一部小说,它没有史诗般恢宏的架构,没有错综复杂的情节,没有繁复的叙事技巧……但它的确很特别,笔者认为,它是一次法学与文学融合的任性式试验。

  作者以作家和法官的双重身份创作,以某基层法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为主线,讲述了当今社会普遍发生的民间借贷关系。

  借贷迷局扣人心弦

  小说以悬疑式的开头迅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2013年12月6日下午,蓬山县人民法院15号法庭内正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告王彩凤以被告出具的一份借条为依据,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借款本金100万元及利息,但原告提供的借条并没有写明借款利息和还款日期。被告胡平辩称已经还清了原告的100万元借款,并提供了分十次汇款给原告100万元的凭证,原告代理人钱益取提出被告没有事先把证据副本交付法庭,要求延期开庭,法官杨忠采纳了钱益取的意见,宣布休庭,要求双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更为充足并符合客观事实的证据。

  借条上面为何不写明借款利息?如被告已经还清了贷款,为什么没有向原告收回借条?原告出借给被告100万元后,被告为何11天后即返还原告30万元?双方如何去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中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每个人内心潜藏着的“福尔摩斯”开始蠢蠢欲动。借款11天后即返还的30万元引出了王彩凤的助手田莹莹以及田莹莹和胡平之间的感情纠葛,继而引出了顺帆船业和佳园房地产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民间借贷又因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跑路”的真相。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借贷内幕的一层层揭开,牵涉其间的讨债人“八爷”抢劫案终于浮出水面。小说的节奏是紧张的,作者不停地“抖包袱”,冲突一步步展开,秘密

  一点点揭露,避免了讲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松弛。作者凭借强大的叙事能力,借助扣人心弦的情节,逐步营造了紧张的小说气氛,形成了曲折多变的小说结构。庄严的审判和繁复的诉讼在作家的笔下变得骨络清晰,可观可感。

  法理情理入眼入心

  全书共20章,与法院相关的审判工作、法律法规、法官生活等内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作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法官身份,这个身份使得他在作家和法官之间不停地转换、纠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文学性,但他将抽象冰冷的法理融入真实的故事之中,让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和诉讼程序深入到读者的眼中和心里,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创举。

  近几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比例在法院的民商事案件中逐年上升,处理纠纷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不断增加,法律滞后的情况下如何依法有效地解决民间借贷纠纷?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法律关系分解到角色的一个个具体行为中,将法官办案中认定证据、适用法律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在文本里,使公众对现有的以及即将出台的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易于接受和理解。

  透过案件本身,读者了解到了p2p网络借贷、高利贷等民间借贷的利弊,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了申请回避、财产保全、解除财产保全、依法调查取证、交换证据、证人出庭作证、开庭审理等场景。作者不局限于庭审,而是以庭审为线索,着力描述诉讼当事人以及律师运用法律、实现自己诉讼目的的心理状态和收集证据等过程,从民间借贷的视角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和法律关系的某些状态,好比讲了一堂完整的案例课,使读者感受到法理和情理相通,运用法律事实,洞察客观事实真相的法律精神和艺术境界。

  悲悯情怀感人肺腑

  令笔者感动的是小说中洋溢着一种情怀,从文本里笔者看到了以杨忠和董世明为代表的法院人对司法公信力的不懈追求。

  40多岁的杨忠长期在民商事审判庭从事审判工作,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审判经验,像他“这样科班出身有经验的审判员,就是担任庭长也不为过”,却坚持在审判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多年。

  董世明是杨忠的大学同学,九十年代初与杨忠一起分配到蓬山县法院办公室工作,后选拔到乡镇担任副镇长、镇长,于2013年12月被任命为法院副院长,2014年1月担任院长。董世明了解到蓬山法院受案最多的民事纠纷是借贷纠纷时,决定和杨忠一起做调查研究,以依法处理好民间借贷纠纷,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在阳光下、规范化的环境中活动。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杨忠完成了调研文章《民间借贷的成因、特点及规范引导》;也正是在他的支持下,杨忠凭借公正的信念以及审判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逼得“潜规则”在法庭上无处躲藏,其隐蔽性终于公开化,使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王彩凤和胡平的借贷纠纷结案了,但小说的结尾部分写出了他们两个人新的商业思考却刚刚开始。

  在小说中,杨忠代表着专业水准,董世明则是领导力量的化身,二者互为表里,专业化人才与领导的亲密协作酿造了醇酒:民间借贷的存在价值和运行弊端、法律法规及审判规则在处理民商事审判上的“弊端”和“漏洞”、法律权力的运用、民商事审判中法律的选择、“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者无权,判者无责”的审判现状如何改变……等等,作者在小说中给出了较为恰当的交代。

  在这个略显寂寥的初冬的夜里,两位胸怀天下、心忧百姓的法院人从黑白相间的纸页向笔者走来,走着走着,他们合体成为了文字背后的作者,这位有着悲悯情怀的男子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孑然独立,低吟着屈子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查看更多
标签: 荷叶 荷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28777/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