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的读后感
刚开始看到书名,说实话:我脑袋中闪现的是一篇空洞的说教书籍(累赘的叙述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和一些自以为是的小技巧)。但是想想杰克·韦尔奇的大名,觉得或许有不同,于是阅读了起来。
从前言的叙述,很自然的给了我一种带入感。因为别人问杰克·韦尔奇的问题,有些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当然自己给自己的一般都是一种模糊的摇摆不定的答案。当他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抽象为“赢”时,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冲动。这种冲动是我对“赢”有了种新认识:以往在工作中,“赢”被局限在小我里,不太愿意谈论“输赢”,因为“输”了我会感觉不爽,“赢”了则要低调,以免伤和气;而当书中写到:“赢是伟大的,不仅仅是“好”,而是真正—“伟大的”。”的时候,突然觉得视野开阔了。这个概念被带入整个商业生活,赢的结果可以惠及周围所有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本书一直在谈论如何“赢”,从很多方面,在此不一一叙述其章节。其中,给我最有感触的,细细回味,是两个地方:一个是第1章;另外一个是第17章 晋升。
关于第一章,他是第一部分的一个内容方面。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包含四条原则分别是:认识到强烈的使命感和切实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在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都绝对需要保持坦诚的态度;发挥业绩甄别的力量,建立精英化的组织;让每个个人都得到发言权和尊严。而第一章重点阐述“使命感”和“价值观”。
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两个词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从开始认字的时候到如今自己小孩也准备认字为止,一直就没有停止被这两个“词”教导,最终达到了过耳不闻的境界。看了书中对“使命感”和“价值观”后,我感觉以前的那些罪是白遭的了。是的,我们太执着于抽象概念了,以至于“使命感”和“价值观”有什么不同都已经分别不出来了,虽然直觉上认为重要,但到底为什么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理论结合实际”。
书中的一些意见让我重新学习这两个词,这些意见是:
1使命感将指引你往何处前进,而价值观所描述的则是引领你到达目的地的行动。 2有效的使命感需要在可能的目标与不可能的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它既要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方向感,以赢得商业利益为导向,也要充满壮志雄心,让人们感觉到自己是伟大事业中的一部分。
3确立企业使命是考验公司领导能力的关键时刻。
4价值观乃是人们的行动,是具体的、本质的、可以明确描述的,它不能留给大家太多的想像空间。大家必须像执行行军命令那样运用它们,只因它们是实现使命的办法、争取最终的盈利目标的手段。
5价值观的形成应该是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公司的领导层可以就这个问题草拟出第一种版本,但那只不过是最初的版本。
关于第17章,书中的建议主要是对我有种警醒的作用。那些建议为:
1要交出动人的、远远超出预期的业绩;在机遇来临的时候,要敢于把自己的工作责任扩展到预期的范围之外。
2不要麻烦你的老板动用政治资本来帮助你。
3在处理与下属的关系时,要像对待老板那样认真。
4要在公司的主要项目或者新项目上早点做出成绩,吸引大家的关注。
5要学会寻找和利用良师益友,因为谁是有帮助的师友从表面上看不出来。
6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且感染他人。
7不要让挫折把自己打垮。
这些是我最直接的感受,其他章节亦使我获益良多,不多赘述。再次感谢杰克·韦尔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