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班的时候,就去书店里买了这本王文丽老师写的书,现在再翻开泛黄的书页,看到书里竟然还有自己曾经用彩笔标划的对我有启发的句子,我也会心的一笑。此时再翻看此书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育教学随笔;给教师的书信札记。在第一部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中,一个选了王文丽老师所讲授的九个教学实录,其中两篇文章是我曾在班级中教授过,一篇是三年级的《风筝》,一篇是四年级的《长城》,风格迥异,但却让我感受颇深。
王老师经常在外做研究或引领课,所教授的孩子都是当地的小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文并不了解,在王老师自然的开场白,过渡到这节课要教授的新课时,才将要讲得课文纸发给学生,从而进行接下来的教学。而教学的环节也有序的进行着,从王老师的语言中,我甚至能看到王老师的一颦一笑,是那样的亲切自然,把孩子们轻松地带到文章中去,用情地去体会,她总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提问题,有效地启迪着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融入文本,体悟情感,没有一丝生硬之感。我想这正是王老师的功力,是多年做教师的经验,才能这般炉火纯青。感叹这些的同时,也让我想到的,这些只在课堂上才拿到文章的孩子,能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文本对作者的情感有那么深入的体会。那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让孩子去提前预习课文,预习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为何在预习的情况下,课堂上仍然会出现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作答的情况,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不能自然地领悟。我想这之中有我提出的问题有待考量的问题,也存在对预习的目的不明,略显盲目的问题。要学习王老师的教学策略,引发的问题也值得思考。我们在课堂上总是有固定的模式,先教什么后教什么。但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是很有必要的,哪些是通过预习他已经了解的,哪些是他不明白的,而在课堂上要讲授的正应该是学生通过预习仍不能解决的部分,以及需要深入理解的部分。但往往只有在做课时,我们才会对孩子进行前测,这是不对的,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应与做课时相一致,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收获。希望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能有所改变。借用王老师的一句话"这份真诚,恰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应当具备的素养。因为,一个真诚的语文教师,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求"真"."真"是语文教学的根。"
王文丽老师不仅让听语文课的人有美的享受,把诗一样的语言,似水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作为班主任,她也一样用一颗温柔的心感染着孩子们。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王老师每天都利用中午的时间让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不仅是好词好句,更是让孩子们能透过文本去体味人生,这是应该借鉴的。从书中不难看出王老师待人谦和,对待孩子更是用自己最真诚的情感去教育他们。书中有一篇文章写到王老师因为自己工作的繁忙,有一些情绪,孩子们看到了略有些生气的王老师,都有些不自在,一位同学在随后推荐的文章读到"我非常喜欢32页《简单的道理》这篇文章,尤其喜欢这样一段话---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真漂亮。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妈妈今天没生气。原来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王老师从孩子的朗读中,明白了孩子的用意。而我读到此时,却有一丝内疚与惭愧。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把自己的情绪带到了班级中,早晨听到这个没带作业,那个没把作业写完,那个又没有完成作业,就怒火中烧了,情绪就不好了,结果还会把这样的情绪带给其他孩子。我在他们的心中一定是不美的。
从王老师的书中感受的是她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她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她曾为管理学生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而落泪,她曾为误解学生而内疚,她曾为后进学生的转化而雀跃,她曾为自己工作的付出而欣慰。这就是王文丽老师,她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老师,同时也让我们在这样一本书中去反思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