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鼓箸、一副竹板、一只盆鼓、一名盲艺人,演绎最原汁原味的永康腔调,这便是永康鼓词。
电影《盲歌》样片出稿,民间老艺人卢顶风先生用饱经沧桑的声音,原生态的永康话唱着鼓词,向众人展示了当代民间老艺人的生活状态,勾起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也触动人好几代人的心弦。
卢顶风是一位盲眼老人,拄着导盲杖,背着盆鼓、竹板和鼓箸,唱了一辈子鼓词。影片的第一幕,便是卢顶风早晨洗漱,洗漱完摸着导盲杖出门。画面呈现出了最原生态的生活。而整部影片中,真实呈现卢顶风生活的画面并不少。如拄着导盲杖在路边行走,搭着同村人的肩膀出门等着,被交警扶着过马路,吃着简单的早餐,跟同是盲眼的妻子相互搀着每一个画面都可见盲对于一个人造成的生活不便,让人不由得生出恻隐之心。
盲歌之意,之一是因鼓词唱者之盲吧。我想。
而生活如此不便的盲眼艺人,对鼓词的坚守却是那么执着。影片有一个情节:卢顶风给佛事唱鼓词的时候,唱到声音嘶哑,却丝毫不肯停下,嘶哑的喉咙扯着沧桑的声音,一直唱到结束。这个画面感人至深,让我差点落泪。
盲歌不盲啊,盲眼艺人揣着对民间艺术的深情,心中敞亮啊!我想。
当我继续看下去,却发现我对这位民间老艺人执着的理解太浅薄了。影片中有一段情节,说到鼓词的后继者童跃明先生去找鼓词的录音带,专门录鼓词的胡康健告诉他:我现在都不想录了,来买录音带的人太少了,现在的人很少听鼓词了还有一段卢顶风接受采访的话:以前听鼓词的人多,永康大一点村庄我都去唱过了,最多的时候有两百多人听,我也是靠鼓词养活了三个孩子。现在听的人少了很多了,收入也没有以前多我突然意识到:鼓词这种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逐渐弱势。追溯鼓词的历史渊源,永康鼓词源于宋代南下的曲子词,是一种用永康方言单口说唱、一人多角的传统艺术。许多盲眼人因无法从事其他工作,便唱鼓词以谋生。他们走遍各个村庄,在黑暗中唱出了生活的光亮。鼓词,是他们的生命之光。鼓词声声,唱出了多少人的生活和记忆。而近几十年来,鼓词传人数量急剧减少,永康鼓词整体发展呈萎缩状态。曾经的鼓词,还很受欢迎,而现在,即便听鼓词的人很少,即便只是佛事需要,卢顶风还是唱到喉咙嘶哑不肯停息,这难道不是一种生活的无奈?
所谓盲歌,应该还是鼓词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被忽视而面临消逝的一种状态吧?我想。
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音乐在故乡前进的道路上会与我们渐行渐远吗?令人欣慰的是,曾经的文化记忆,还未完全消逝。在一代人的情感和诉求下,永康鼓词正慢慢被抢救,被重新拾起。
影片里的童跃明先生,正是一位同样执着与鼓词的艺人,他用他的力量,拉起了起鼓词那根慢慢垂下的弦。还有民间录音人胡康健先生,跟童跃明不期而遇后,一拍即合,一个录音,一个传唱,将鼓词的声音传入了许多人的耳中。
影片穿插了很多让人心头一热的画面:胡康健在堆满鼓词录音带的房间试听录音;童跃明在民间舞台上唱鼓词;民间自发地组织起永康鼓词学习班,一群人聚在一起认真地学着鼓词;学校的孩子,在童跃明的指导下敞开嗓子唱着古板敲起响堂堂,要唱陈亮状元郎
这些画面无疑是让人有些欣慰的,影片还谈到了永康鼓词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所谓盲歌,更是永康鼓词想要重新焕发生机的一种摸索,是我们对于这样珍贵的民间艺术的一种挽留吧。我想。
永康鼓词,是一代人的文化记忆,《盲歌》这部影片,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它的现状,它的焦虑,它的传承,以及它在永康这片土地上植入的深深的情感。
盲歌,声声入耳,声声触心。这是盲眼老艺人的生命之歌,更是我们对于永康鼓词的挽留之歌。我必须说,这是一个好素材,这是一部有情怀的影片。正如影片的宣传语不忍成碎片,捡起做文章,无论碎片怎么碎,影片有什么瑕疵,能捡起做了文章,便是一种无上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