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集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2-05 08:21:14 其他读后感

  把人生煨成一片暖色

三成集读后感

  ——品读梁元成老师《三成集》有感

  胡海升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手捧《三成集》,满心的醉意。一醉逝去的青春时光,仿若轻盈的梦,仿若怜惜的疼,仿若迷茫的惘;二醉温情的康杰校园,怀念朗朗的读书声,怀念杨柳轻扬的烟雨蒙蒙,怀念三尺讲台上那一抹熟悉的背影;三醉内容的繁丰与真诚,有蓦然回首的心路历程,有精彩课堂的动感再现,有教学感悟的学术体系,有班主任管理的真情实感,有教学教育的感悟箴言,还有对社会责任的呼吁和奔走。在书里,我想每个康中毕业的学子,总能找到属于青春的记忆,或许是一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许是一则来自相聚是缘的小品故事,或许是《致高二年级的一封信》。

  梁元成老师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也是山西省特级教师,同时还是运城市政协委员和运城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会长。尽管职务繁多,但是从教三十年来,他一直坚守着讲台,一直和学生同成长共进步。

  记得课本中曾写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世人皆以蜡烛赞扬老师,的确,融化于这些意象中,更能让我们形象的领会到老师的奉献精神。而我更相信每一位良师,除了奉献的"共性",更具有他们身上独有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造就了不同的他,也点亮了在他们身边的我们。梁老师就是极具"个性"的人生导师。 高中在我的记忆里,补课成风。而梁老师从未开设、参加任何一种补习班。我曾和他有过探讨,记得他说过:"教学要有公益情怀,上课专心教,专心学,下课就是理解和记忆了,没有必要补。养成这种上课不专心,依赖下课补习的习惯不好,老师也累,学生也累。再说学生有疑惑,老师本就有义务解答,收费性质就变了。"正如老师在书中所写的那样:"不跪着教书,就是要挺直腰杆,当教师要具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这是走向学术峰巅最重要的品质。有些教师精神上缺‘钙’,向领导权威屈服,向所谓的名师话语权低头,向名利跪拜,甚至向有些家长献媚。做学问就要有一身傲骨,不唯上,不唯书,但求实,但求真。"我想,正因为老师是一棵坚忍不拔的大树,才让他桃李遍天下的学生变成一片喜人的森林。

  时光倏忽而过,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我对文学的热爱,源于梁老师的言传身教。他对学生的要求,往往以身作则。他的写作课,不是高谈阔论,不是唯我独尊,在要求学生写作之前,他总会自己先作文,与大家分享。正是受他事必躬亲,严肃认真和正直善良的影响,才让我们在踏入社会,成家创业时,能够坚守梦想,不迷失自我。

  他一直教导我们:多读多思天地广。他常说:"读好书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这话太雅,我愿意把读书比作艳遇,是因为在读书中获得一次次惊喜,始料未及,余味无穷。"梁老师同样坚持这种严谨而认真的读书方式,在我的印象中梁老师好像更喜欢文言文,因为他对古文总能解读出一番别有滋味的情怀。因而在2012年我途径台湾时,专门给老师寄去一本繁体版的四书五经。然而通过《三成集》,我看到了老师对《丹柯的故事》、《铁流》、《毁灭》、《古拉格群岛》、《基督山伯爵》等外国名著都有精读和研究,极为感慨。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三成集》是老师近五十年来求学、教学和生活的感悟。正如路胜利局长在序言中写的:"梁元成老师是一个用心工作的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师生活中所遇到的能遇到的该遇到的所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似乎都经历过,但几乎没有听到过他的哪怕是微弱的抱怨声,他把天天都要做的简单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自习、开班会、检查纪律、个别谈话等工作,一坐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并且做出了不一样。甚至有了别样的风景,演绎出了吸人眼球的几多精彩,着实让人唏嘘不已、赞叹不已".他用自己的工匠精神,见证了康杰中学由时代名校向时代强校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当代教育的进步和变革。

  回顾逝去的高中时光,深感从梁老师那里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领会到了做人的真谛。他曾告诉我们:要让语文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底色,这样才能塑造优秀的人格。

  于丹曾说,"有时想一想,人生的道路好多时候都是阴差阳错,可能就在某一步路上,某一个人的一个点拨,机缘凑泊,你就改变了道路。我觉得,只要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份诚意,你会融合许多人的生命,对自己的方向能够迅速进行调整,让每一个经历都成为值得记忆的瞬间,最终成就你的人生道路。我这么一路走来,跟经典结缘,大概有太多太多人的生命在里面,这一切成就了今天的我。"梁老师一路走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山西省教学能手"等。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于我而言,讲台上的梁老师显得更加真实,亲切。他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着我,指引着我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梁老师在书中写道:人,在社会做人,做事情就是要真诚,对人,对朋友要心诚,要做到友谊长存。做事情要负责,要有职业道德,有素质,热爱自己的职业。作为老师,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作为朋友,他在日常生活中待人真诚。

  梁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是一种梦想,是一种情怀,但他忧心、着急的是语文正一天天失去她的美丽——被高考绑架、被分数奴役。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语文人,能为学生提供真正有幸福感、美感的,有滋有味的语文教育,这也是他毕生的教学真实写照。他的思想和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在我们学生的脑海里,激起层层涟漪。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我们永远的楷模。梁老师不仅仅是我们语文学习路上的良师,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在我第一篇散文于《人民日报》发表,第一本诗集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在我跨入作协的大门,在我获得各种奖项的时候,我总是首先的想起梁老师,想起在他狭小的办公室里,倾听他的朗读和感悟。前途尚远,来日方长。从不敢停步,因为背后还有来自老师的目光。即使来路再艰难,又何妨?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师恩似海,因为浩瀚,无法估量。

  人的一生,从幼到老,从无知到有识,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这一生中一定有人,一度成为我们生命价值的符号,正如良师益友般的梁老师,如灯塔般伴我同行,把人生煨成一片暖色。

  胡海升简介

  1989年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理事。出版长篇小说集《僰国秘史》(中国文史出版社)、诗集《从梦中醒来》、《借我灯光》(北京燕山出版社)、散文集《七彩的少年》和长篇小说《盐湖往事》(人民日报出版社)。在《诗刊》、《中国作家》、《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探索》、《山西文学》、《黄河》、《散文诗》、《山东文学》、《诗选刊》、《厦门文学》、《中华辞赋》、《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大众日报》、《新民晚报》、《滁州日报》、《忻州日报》、《临汾日报》、《长治日报》、《阜阳日报》、《自贡日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约120万字。现工作于北京金融街集团。

查看更多
标签: 丑小鸭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53058/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