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篇

更新时间:2025-01-26 13:23:11 其他读后感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篇

  听刘老师上一次讲课,有一个说法吸引了我,他说:自我的内容不是本体的、本来的,都是后来的,你从来不是你自己,你也从来没活过你自己,你只不过是你爸爸你妈妈等人的心理模式在心里的共同作用,你替他们而活着。听到这一段时,我有个疑问:既然无我?那么何谈父母?这种“无我”的观念还是蛮玄妙的,一来和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在表面上矛盾,二来实在不容易让人想通。衡量佛教诸派是否为“正信”的客观标准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其中,又以前两点“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最为根本,如果较真一下,真以这“四法印”为标准来衡量后来的佛教宗派,会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的宗派都不是正信。因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是根本否定人有永恒的灵魂的,而我们所熟知的佛教几乎无不说些什么灵魂转世、投胎转生之类的事情……n机缘巧合,马上就“遇”到了熊逸先生的《思辨的禅趣》,熊逸先生被誉为当代的“思想隐士”,他所写就的《春秋大义》和《隐公元年》,横贯中西、博览古今,并且详注出处和引文,世人多有不知其真姓名谁(甚至连力荐其书的罗胖,也从未知晓他的庐山真面目),但尽知他是一位严谨的著说者、学问家,让生性多疑的我立马拜倒在熊先生的案牍前,跟着熊大在禅佛的迷宫中想办法、找源头、站在高处往下看----以我对禅宗的零储备,看不明白,先撕开脑洞的一点点缝隙,让真知的阳光照射进来,观个热闹罢,哈哈!n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n禅宗学渊的复杂性、凌乱性,还真是小可非同!想要颉取“本真”,就如同在混沌的历史长河的污泥中探求清流,猛浪翻卷一阵阵拍打,模糊了五官,晕沉沉觅不到方向啊。先说禅宗代表慧能,他的六祖身份和奠基理论《坛经》(或称六祖坛经),首先就已经遭到胡适先生经过小心考据的质疑:早期的禅宗史其实是慧能弟子神会编造出来的一部伪史,慧能的六祖身份也是被连蒙带骗地硬捧出来的。这一结论,屌炸了天啊!不但挑战了人们的常识,还挪动了“信仰”这块奶酪,让充满信心的人们情何以堪???n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然而在《坛经》开篇就讲: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时,却令学生法海整理听讲笔记。就这不免令人起疑: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呢?如果我要学禅,该不该去读《坛经》呢?如果读了,那么,按照“不立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我显然是在缘木求鱼,可如果不读《坛经》,只是找个老师来接受口传心授,我又怎么知道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呢?n《坛经》所记录的因为一首偈子的较量而使默默无闻的慧能战胜众望所归的神秀的故事,有多少可信度已经查无对证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位宗教领袖,他的生平和形象既不是爹妈生出来的,也不是自己活出来的,而是被信徒们塑造出来的,所以,宗教领袖的形象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信徒们的观念,一部领袖的生活史就如同一部信徒们的观念史。那么慧能的禅法是如何在佛门万千法门中立得住、行得通,甚至于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呢?n我想应该归功于神会们的骁勇善战、善打天下,也得益于慧能禅法提供了最简洁的成佛法门,走通了群众路线。首先慧能禅法是顿悟法门,佛祖一拈花,迦叶就微笑,得法就在一闪念!那我何不试试?下一个迦叶没准就是我呢!n其次慧能禅法的理论基础是“人人都有佛性”。你看“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是说植物的佛性,“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是说高山流水的佛性,既然植物山水都能得法,那况人乎?n由把握当下进而追求永恒,这是禅宗与原始佛教、与其他一些佛教宗派的一个根本分别,也是慧能大展拳脚、所向披靡的“秘密武器”吧。凡此种种,不一一而述了。再往后看,发现自己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深厚呢:n佛家把一切生灵都叫做“有情”,一个“有情”是一个种种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的聚合体,也就是“六大”和“五蕴”的聚合体:“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意,风为呼吸,空为空隙,识为精神;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所谓“六道轮回”,其实并不是有一个“我”在其中轮回,不是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灵魂在其中轮回,而是“有情”的死亡导致了“六大”与“五蕴”分崩离析,而分离后的种种因素又在因果锁链的作用下发生了新的聚合,这并不是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理解的那样,存在着一个不变的、恒常的灵魂,在六道之中反反复复地投胎转世。----啊呀呀,你相信了转世轮回,所以你愿意接受环保、愿意厉行节约、愿意与人为善……如果你被澄清是以这种“碎片化”的方式轮回、转世,那么,究竟这些碎片还是不是“你”呢?如果不是“你”,那么还谈何“转世”与“轮回”呢?n说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名言其实是在说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却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我”做善事,所以“我”就得善报;“我”做恶事,所以“我”就得恶报——这是道德,而不是佛法,佛陀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和众生的解脱法门,而不是道德,当然就更不是道德投机。现在很多的善男信女烧香、磕头、捐款、重塑金身、乃至放生行善,当他(她)们遇到急难险重之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祈求佛祖的保佑----这是很公平的买卖关系啊!n其实佛陀指给人们的“因果”之说,是在阐明宇宙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庸俗的道德投机。佛陀是在给大家讲道理,而不是带领大家做买卖;佛陀所关注的是解脱之道,而不是帮助世人求平安、求富贵。佛陀的因果规律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并不是前人栽了树就一定自己能乘凉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人砍了树,是种了恶因;他自己乘不了凉,后人也跟着乘不了凉,这是恶果。所以,虽然“善恶有报”没错,可种下善因的人却不一定是自己得到善报,种下恶因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己得到恶报。这才是世界的真相,不过后来被赋予了太多一厢情愿的道德色彩,这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本来面目,只不过这真会伤透了那些怀有美好情操和淳朴愿望的人们的心啊!n如今的佛教早已经改头换面,走在原始教义的对立面了,就算佛陀复生,恐怕也认不出这就是自己当初创立的那个教派了。仔细思量,不免灰心。可究竟如何发展,也由不得佛教本身吧?大众需要斩钉截铁的结论,不需要审慎的论证过程;需要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需要那些虽然真实却不为人所喜的东西;渴望速成的捷径,不喜欢下工夫、花力气;喜欢简单接受,不喜欢深入思考。辩论什么教义、正信那些,都属于“追求真理”的范畴,而对大多数人来讲,宗教只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信什么并不重要,信徒们需要仪式化的生活,渴求福田,这实在是人性的大势所趋。佛法拗不过人心啊n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以前已经读过《坛经》,这次再读一次别人的解读,别有一番趣味。

  慧能禅核心就是要认识到自性本清净,佛法向内求,别无外物可寻。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惟见自性,自了成佛。

  许多现在习以为常的概念都是源于慧能,而这些概念在当时可谓是激进之言。比如,现在人认为的人人皆有佛性,是慧能一力主推的。此外,慧能坚决反对坐禅,他认为人是有生命的,是动的,而动的却去模仿静物去求佛道,不异于缘木求鱼,磨砖成镜。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慧能的徒孙马祖道一,是禅宗里面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说慧能禅自他之后大兴于世。在他顿悟之前,曾天天静坐,发力禅坐,以求成佛。慧能的徒弟怀让知道了就说:“坐禅怎么会成佛呢”。

  马祖不理,依然故我。

  怀让于是拿了块砖磨了起来。

  马祖初时并不理会,后来,见老和尚一直在磨,才好奇问到:“磨砖何故?”

  怀让老和尚答:“磨砖成镜!”

  马祖:“磨砖也能成镜?”

  怀让:“坐禅也能成佛?”

  马祖言下顿悟。

  据言近代佛学大师虚云老和尚却是推坐禅的,传言他于终南山坐禅两月,道力精深。不知何故。

  慧能禅将很多旧的名词赋予新的解解释,比如戒定慧,戒定慧是佛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简言之,戒就是要遵守戒条,然后定就是定力,慧自然就是智慧。由戒而定而慧,是当时佛学的普遍理念。慧能却不然,他言自性不非即戒,自性不乱即定,自性不痴即慧,讲究定慧等,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戒定慧不存在递进关系,一朝悟道,直了成佛,戒定慧直下即是。

  《坛经》是慧能禅的经典和源起,其理论来源《金刚经》《涅槃经》《维摩诘经》

  有。慧能是很推崇《金刚经》的,兹引一句以作结束,坛经云,慧能闻此句而言下大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对禅宗的思辨,好熊自然不是第一人,胡适、季羡林等老一辈算是惹了很多争议,哦,对了,胡适的《禅宗说什么》讲的很好,但是写的这么通俗易懂,思辨而不撕逼,质疑但也不乏敬畏,so,挺好玩的一本书。 n 说来,《坛经》《金刚经》也算是我的佛学入门读物了(貌似应该也是很多人的)。高中那年,曾用毛笔手抄十遍还愿,当时对慧能很多思想是很很很认同的,比如“即心即佛”“自性清净”等,但是对慧能求法得衣那段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佛门怎会险恶至此?到现在,最觉得疑惑的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我不明白啊,你说摩诃迦叶一直乐于修头陀行,怎么会是如此文艺的禅门一派的祖师爷?nn 年初的时候有幸听了一场朱清时教授的讲座,他借用心理学经典的双歧图,大概是为了说明由于认知的局限,我们看到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事物本身。我突然想到了个问题,可惜结束的时候竟然没有提问环节,刚好旁边坐的是一个佛学院的僧人,我突然脑袋短路,就冒昧地问那个僧人,我问:“双岐图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看到的事物并不是实际的,真实的,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佛法不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一个方法、角度?”n n 这个僧人先是楞了一下,旋即答道:“是一个方式啊。”随后大概觉得不妥,遂补讲了一通佛学标准的回答。然而他后来讲的啥我点都记不得了,我只记得他最初的回答,因为不假思索的东西,真实性更高。宗教不会认为自己只是一种认识的角度,它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真理实相。我到底是对这种一言堂式的不甚信受,至少,我现在的智商只能认为,人是在宗教中追求确定性,借以对抗偶然带来的不安全感。n 作者书中的一句话我很认同:思辨的力量敌不过世俗的心愿。毕竟,在这个艰难的世界艰难的存活下来,真心不容易,宗教的慰藉还是很重要的。我尊重并且敬畏这种原生力量和由此而来的自发秩序。

查看更多
标签: 穿透 灵魂 微笑 读后感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60231/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