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预言2000年美国股市暴跌使得这部作品暴得大名,作者通过比较较长历史时期的经济运行数据,揭示了非理性繁荣的普遍存在。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反驳了一些近乎成为共识的观点,比如股市长期收益率高于国债,比如股票市值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
虽然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助推经济高速发展,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高估了科技对于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呢?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难道比当年蒸汽机或者电能的发明作用更大吗?由此,作者指出,我们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热炒的各种概念可能存在泡沫。
是什么决定了股市4000点还是10000点呢?为什么整数关口仿佛有一种魔力?是什么支撑着每一天的股市水平呢?市盈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股市暴跌、暴涨的原因,到底是不是股评所分析的那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呢?作者甚至用蓬齐骗局(庞氏骗局)来形容股市的涨跌,用赌博来形容股民在股市中的投资行为。
作者说:“在股票市场中,如果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都真的彼此独立,那么任何错误想法所造成的后果就会相互抵消,也就不会对价格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大多数人的想法是非理性的,而且这些想法又都相似的话,那么它们就足以成为股市兴衰的原因了。”所以共识的建立会极大影响股市的表现,比如对于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的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所以类似的信息作用到股市上产生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我们常常说,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其实某种层次上,信心也是一种共识。
接下来作者说:“想要判断在这些市场的变化中究竟哪一些是由合理的因素和专家意见推动的,哪一些是由人们的想象和社会的心理因素推动的,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可能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太多,所以,从绝对理性的角度股市的涨跌是很难进行预测的。正是因为股市存在非理性因素,才使得对于股市的行情预测成为可能。当大的趋势建立起来,反馈环效应使得股市普涨,由于趋势的非理性,我们才得以进行判断。
读这本书收获两点思考。
一是无论是繁荣还是萧条,作为投资者都要冷静,所谓福祸相依,想透这个道理,才能超前市场一步获得收益 。跟随市场可能获得收益,但随波逐流非常危险,逆势操作似乎高人一筹,但如果动手过早又有被拍在沙滩上之忧,所以,投资行为需慎之又慎。
二是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地产,从长期角度来看,收益率都极低,这从某种角度验证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观点。资本的发挥的作用是财富和价值的再分配,资本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自由市场体制的一个基本缺陷:经济的繁荣总是会伴随着道德标准的衰退,直到一些丑闻暴露出来或者有巨大震撼力的事件出现,公众和政府才会采取行动,重新规范道德标准。虽然这个观点能够通过今天的一些社会现象得到验证,但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点“仓廪实而知礼节”相矛盾。我认为,经济繁荣的同时必然伴随不平等的出现,对于不平等的视若无睹成为道德标准衰退的表现,但随着改变生活水平的成本越来越低,人的内在同理心将被唤醒,这才是公众和政府重新规范道德标准的原因。
泡沫越疯狂,破灭的时候才会看到谁在裸泳,非理性繁荣和乌合之众,吹起来的泡沫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后发现大量机构的真实能力几乎是“纸糊的”。在一个获得机会即可成功的时代,投机和销售思维主导了整个金融市场,智力和专业认知长期被践踏。非理性繁荣和系统性旁氏,显然仅仅是虚构而非创造了财富,不坚信常识的买单时刻终将到来。
本书所研究的是投机心理、强化投机心理的反馈机制、波及数百万人甚至上亿人的从众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鉴古知今,时代虽然在变化,生产力水平也在提升,但是人性的变化是微乎其微的,故,经济史在不断的循环上演。
浮躁的时代,有一位大师向你娓娓道来泡沫的起因,发展,高潮而至破灭的历史,是何等的幸事!
和对经济社会一样,破解泡沫的法子,无非就是承认泡沫的存在,然后找些能够起对冲作用的理念和工具。比方,人们应该试着与大自然的所有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生活,取诸自然,还诸自然,道法自然,这样做,可能生活质量会低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透支的资源会更少,心灵深处反而会更安宁
每个人都这样,于是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实现理性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