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读后感篇

更新时间:2024-12-02 19:18:39 其他读后感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 第(1)篇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篇

  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在了解他燕京大学创始人在建校,筹款过程中的辛劳,感受他人格上的魅力。尽管他一生基本完全都是为困难中旧中国开展办学教育服务,而且,因为历史原因,最后他带着困惑,无奈,及羞辱离开中国。 他自己也曾经遭受日本人多年监禁。…。1951年,其燕京大学在三十而立之年,与北京其他的大学合并。作者曾经将他母亲葬在杭州。他的父亲和一个弟弟及他自己的墓也都在那里。当时燕京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之间有着亲密的合作关系,在其合作中,其几乎成为它的预备学院。燕大的学生在医学院学习一年后,就可以获得该校的科学学士学位。(那时候北大校长是蔡元培,二者不同校)。当时燕大校训中曾经用耶稣说过的:“人不是要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他人”,后定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根据作者介绍,当时其有的学生带着实践校训的热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例如,新中国的黄华是外长。当然,从历史的过去,现在及将来人们一直都有此关心问题:“什么是真理”?n非常认同作者在那个时代就曾经有的观点:“国家之间的互相了解是确保世界和平,并最终形成某种形式的世界共同体的重要保障。而大学则是我认为的形成这种共同意识的中心”。显然,读书明白人不再容易被忽悠。在书中认识了很少提及一位历史人物刘廷芳。 他先后在美国就读了乔治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纽约的协和神学院。他后来成为了中国基督教的领袖,他的事业对基督教发展的历史作用在这里是很难尽述的。他对基督教的热爱和激情以及少有的中文表达能力,使他“在很多宗教聚会和类似的活动中,都是一个夺目、突出的存在。他是在1948年去世的,在之前的二十年中,他都是多数基督教国际会议中的名人”。当然,本书还直接或者间接介绍了作者所认识当时政府各阶层人士及故事。他见识人多,后来被任命为美国在中国大使。作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充满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忠诚、尊重和公平的重视,她也揭示了一种道德上的基本信念:个人应该怎样去适应社会,融入到群体生活中,与之和谐相处”。今天读起来,依然是那样亲切。他几十年前书中最后一章,“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今天依然令人发人深省。尽管历史及政治原因,历史留下著名的“别了约翰·司徒雷登”文章!但是作者在中国文化与历史中的无私贡献与作为,相信将永远被刻记在人心之中。今非昔比!n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 第(2)篇

  司徒雷登(1876-1962)在1954年写下这本一生唯一的回忆录中自述,“可能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的那段动荡时期我生活的经历和感受。”n此书有几点印象很深:n1,司徒雷登来自美国两大历史悠久的勇敢开拓者家族:一是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爱尔兰苏格兰司徒尔特家族;另一是前美国总统林肯家族。家族重視教育,一直有创办学校的傳統。2,其父母大半辈子献身中国传教并最终以中国杭州为归宿地;4兄弟都在杭州出生,二弟早逝也葬在杭州;其妻在中国度过了大半生,死后也安葬在了中国燕京大学;司徒先生86岁生涯中有50年在中国,参与创办杭州之江大学前身和北京燕京大学。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生有2/3时间在中国度过,亲历了这个古老民族嬗变的痛楚,早已融入这个民族之中。3,他在书中说,对我的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三个外部因素分别是,宗教信仰、教育事业和中国。4,教会大学创办伊始,起点很高。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忆录对此有祥尽述叙,令人感慨!n5,罗素在他那本称赞中国人美好品质的著作《中国问题》中指出,贪婪、懦弱和冷漠是中国人最大的缺点。不过这些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共有的。对比起来,司徒雷登还是觉得相互猜忌和怀疑这些缺点更具有中国特色。“不过,从我个人与中国人交往的经验来看,他们表现出来的美好品德要远多于那些缺点,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如此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不计其数私人间的友好关系,与之相比,中苏之间即便在今天,这种关系都少得可怜,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确实值得玩味。6, 司徒雷登和傅泾波之间持续30多年的友谊很动人。他說,“这也证明了,不同种族的人之间也存在着纯粹美好的友谊。”“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的处理上,中国人比美国人和西方人更加注重对它的忠诚和责任。”n7,他说,一直以来我就相信,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讲,中国将会成为平衡新的世界秩序的一个有效的力量,前提是中国要始终基于对国际和平和友善的态度。8,“我已经多次提到了对个人自由的强烈信仰,但在这里,我还要重复一次。个人的自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n敬重!别不了的司徒雷登!n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 第(3)篇

  司徒雷登无疑是爱中国的。他对中国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欣赏与热爱;他对中国人际关系和民族特性的把握也是有着比较客观的评价。作为教育家,我们可以不容置疑地说他是伟大的、令人敬佩的;作为外交官,他却是十分尴尬地夹处在三方之间。如果从他独立的个人来说,对中国的利好之事,他是绝对愿意做的。可是将某人摆放在历史的某个角色或位置,又让其承担本身可能不适合承担之责任,那么结果也可想而知。他被任命为驻华大使,代表着美国的利益,可他又深爱着中国,想为当时那个满目疮痍却又骨子里有着无穷魅力的国度带去福音,所以我个人觉得,当时美国政府的犹犹豫豫以及三选一的结果,他对此是负有责任的,毕竟他是一个重要的连接中美的接口。关于国共之争,只凭书中,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国民党是多么依靠美国,却没有深刻反省自身政府的问题,没有清除自身毒疮,没有了创党之初的热忱,让司徒这个“旁观者”都觉得无力,曾经的斩“清”、抗日的少年如今也不再清澈、单纯了;而当时的共产党,又是有着宗教般的吸引人心的魔力,简单高效有力的权力体系,以及技高一筹宣传手段。所以结果自然也不在于枪炮、不在于委员长退不退位了。《别了,司徒雷登》这个文章名字着实对不住司徒雷登本人,内容更是无视了他对中国的贡献。但我们把它放在时代的背景下,连司徒雷登本人都看不惯的美国“白皮书”(当然,后来的老美基本上天天指手画脚了),我们的毛主席肯定要写一篇文章啦。在我看来,文章名字可以换一换,第一段也可以删改一下,就更加客观了。

查看更多
标签: 读书 笔记 盗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61200/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