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出自愿,事过无悔。既然扭不过天,又何必怨天尤人呢~n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主,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我之所以如此待你,是因为我愿意,若能以此换回同样的真心,我固然欢喜,若是没有,我也没什么好后悔的。虽然这世间少有公平,但是我希望你永远可以保持这份赤子之心。用宽厚大度的性情抵消心中的痛苦。为数不多的电视剧比原著还好看的。喜欢电视剧里的情节,不论如何霓凰的心始终是他的林殊哥哥的。1.梅长苏没有回答,他依然保持着仰望城门的姿势,表情凝然不动,一头乌发被风吹起,有几丝零散地覆在苍白的面颊上,使得整个人透出一股深邃的沧桑与悲凉。 (前尘往事如烟如尘,仿若云散水涸,岂复有重来之日。)n2.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3.若非历经生死劫关,又何谈前世鸳盟?n4.像你这样纯善的孩子,本来也该有一个好结果的……n5.‘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6.那一瞬间,梅长苏觉得自己的整颗心突然酸软了一下,仿佛有些把持不住,只余一口荡悠悠忽明忽灭的气提在胸口,支撑着身体的行动和表情的控制。想要不伤心,其实是多么容易的事。只须寻一山水乐处,隐居休养,再得二三好友,时常盘桓,既无勾心斗角,也无阴谋背叛,缠mian旧疾能够痊愈,受人好意也不须辜负,于身于心何乐而不为?只可惜,那终究只能是个奢望,已背负上身的东西,无论怎样沉重怎样痛苦,都必须要咬牙背负到底。7.他天性不善权谋,这又有何妨,不是还有我吗?那些阴暗的,沾满血腥的事我来做好了,为了让恶贯满盈的人倒下,即使让我去朝无辜者的心上扎刀也没有关系,虽然我也会因此而难过,但当一个人的痛苦曾经超越过极限的时候,这种程度的难过就是可以忍耐的了……n8.“无论曾经是怎样一个天真无邪的朋友,从地狱归来的人都会变成恶鬼,不仅他认不出来,连我自己,都已经认不出我自己了。”n9.寒枝残雪之下,霓凰郡主(豪阔宏量,霁月光风)迎风而立,一袭玉色披风猎猎作响,更显出这位南境女帅不畏风寒的凛凛气质。那曾经是他的小女孩,无论她现在是怎样的威风赫赫,无论她的爱情已归于何方,都不能改变当年最质朴纯真的情谊,不能改变他对她所怀有的愧疚和怜惜。10.吾妹霓凰,见字如面。兄有三愿,一愿长安康,二愿常喜乐,三愿莫痴候。戎马倥偬,逝水如斯,不可彷徨独宿。今生奈何,情深缘浅。偷得朝夕已是奢,苍天怜我。承君一诺,来生必践。青青河畔,寻常人家,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11.已经错过的岁月,和已经动过的心,都象是逝去的河水,永远也无法倒流。12.把真相从脑中抹去,好象从没有读过这封手书一样,是吗?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我们的良心,可还能有一日的安眠?n13.您要相信,这天地间至高至正的,不是帝王君皇,而是道义与事实。14.不必了。苏先生就如同我本人一样,姑母有什么话能对我讲的,就能对苏先生讲。15.在阴沉沉的暗色笼罩下,久晴的帝都金陵,似乎正在准备迎接它第一场真正滂沱的秋雨。中秋之后的大雨是最能洗刷暑意的,淅沥数日后炎夏渐渐远去,早晚的空气已十分凉爽。16.人总是贪心的,以前只要能洗雪旧案,还亡者清名,我就会满足,可是现在,我却想做的更多,我想要复返战场,再次回到北境,我想要在最后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复活赤焰军的灵魂。蔺晨,当了整整十三年的梅长苏,却能在最后选择林殊的结局,这于我而言,难道不是幸事?”n17.到来时素颜白衣,机诡满腹,离去时遥望狼烟,跃马扬鞭。两年的翻云覆雨,似已换了江山,唯一不变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永生不死。18. “不,不是起风了,而是在这宫墙之内……风从来就没停过……”眯着昏花的双眼,历事三朝的老太监如是说。
看完依然挺感动,当时看电视的时候就深受震撼,一方面受着剧情中人物情感和大义而悲愤与伤感,另一方面也对近年来能有如此良心电视剧而欣慰。
琅琊榜的小说很好看,但不得不说,海宴老师在电视剧剧本的编写上对其进行了二次创作,人物减少了,增加了霓凰和林殊的感情线,在后期几次矛盾中,增加了冲突,让很多事情显得更加顺理成章,情感的迸发更加剧烈。
我记忆尤甚的有三个地方的冲突,让我感受相当剧烈,拙见如下:
一个是增加了誉王举兵谋逆的原因,让人还是能体会权谋之外誉王的憎恶和痛苦,甚至为其留有子嗣,也是一种怜悯,但是对于誉王谋反之事,又能体会和对比当年祁王之案,让人不禁唏嘘皇家无情。
另一个冲突点是夏江在皇帝面前揭露林殊身份,同时招靖王对质,这个太绝了,靖王的震惊不假,皇帝的无情不假,几者演绎甚好,比书中由言侯闲谈揭露来得更让人震动,梅长苏的隐忍,梅长苏的坚韧,梅长苏的一切不都是林殊的存在和影子麽,靖王回芷萝宫一路上的回忆,令人心疼令人感动。
最后皇帝和小殊之间直接的面对,也是一大看点,我总觉得书中没有这段其实很遗憾,毕竟梅长苏一直的目的就在此,但最后皇帝也只是因年老无力而不得不认同,有点随意了,但是电视剧在这段处理更好,让林殊得到皇帝的忏悔和道歉才是最正确的,才能对得住梅林之下冤死的七万忠魂阿。
看这个作品,虽然在政治上是一部理想之作,但这真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朝局清廉,为官持正,有才能的人能为国分忧,朝贵知国而非滥权谋私,国必昌盛。
另一点不得不说,我一直被其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折服,林殊的忍辱负重,林殊的冤屈不白,林殊的才思机敏让我敬佩也让我不舍;靖王的刚直不屈,靖王的赤子之心,心中的大义不会随着时间而变,明君之相也;静妃慧敏低调,身处深宫而淡泊,着实让人敬佩;言侯的忠与痴,豫津的洒脱,景睿的温厚都让人心暖;蔡荃和沈追的耿直,皆为百官之楷模,让人对朝局有望;还有卫铮,聂锋,甄平等对梅长苏的忠心与爱护,让人感动。
琅琊榜真的写的不错,演的更不错,每每看之,心皆受憾。
终于看完了,我是先看电视剧才看的原著。在看电视剧之前已经好久不看电视了,但当时周边人都在看,而且很多同事上班偷偷的看所以受了影响,看了之后才知道口碑不是吹出来的,制作很精良。可能是电视剧先入为主吧所以觉得选的演员都很好,表演都很精彩,长身玉立的谢玉,包括书中说的庄稼汉一样的童路等等都很贴合、更不用说我们的男一号了。据说这部电视剧也是原著作者担当编剧的不知道选角色的时候有没有自己参与,而且这部剧的编剧酬劳是800万哦,写一部小说就像建一栋房子,一砖一瓦皆不易,创作的辛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所以再多的酬劳也是应该的。说回这本书,作者文思泉涌文采斐然,故事的架构搭的很好讲了一个很丰满的故事,人物特点也都刻画得很生动,而且作者是个很有趣的小姐姐,所以才会有很多细腻的描写,而且从可爱的分割线上都能看出这位海姐姐的有趣了。私以为这本书应该有参考二月河先生《雍正王朝》,雍正王朝里面九子夺嫡非常精彩,但也是分了三拨人马,庸碌无能贪婪好色的太子,素有贤王之名的八阿哥(亲王)还有最先最不被人看重的办差阿哥,最后却得了皇位的冷面王四阿哥胤禛。太子手里有户部,八爷手里有吏部两拨人斗的难解难分,跟八仙过海一样,而四阿哥身边有个身有残疾而且当年为了爱情险些丧命的邬思道,这个邬思道,深通帝王之术,揣摩圣意无一差错,可以说料事如神,而且在雍正登基之后邬思道选择归隐山林,他给雍正说自己有三不可用,其中有一条说的跟梅长苏说的意思一样,就是说自己只懂阴谋,皇上正大光明已不可再用。只是很多相似之处吧,但琅琊榜加入了很多其他的元素,总之很好的一本书,可以N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