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 读后感篇

更新时间:2025-01-10 05:34:57 其他读后感

  就像译者所说的那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又要到哪里去?我们要在何种维度上伸展自己的所有——来证明我们号称“人类”的存在意义?我们将用短暂的一生在哪棵树下等待那位声称明天就要到来的“戈多”?这些问题往往会忽然闯入白日之下正常运转着的生活,让人猝不及防。当孩子还是孩子时,他们会问: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为什么我在这,而不在那?时间从何时开始,空间在何处结束?阳光下的生活不是梦吗?我看见的,听见的,闻见的,不是假象吗?这些问题生在心里,挥之不去。夜深人静时,这些问号会长出牙齿,噬咬着月光在卧室墙壁上投下的婆娑树影。许多指向人类存在终极价值的问题会在恍惚不觉中如鲠在喉。物质的我和意识的我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又是如何在一个我中获得了统一?也或许他们永远无法统一。其实医学和文学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却出现了很多共同的为人熟知的名字,比如毛姆 契诃夫 渡边淳一 鲁迅 池莉 郭沫若 冯唐,余华也曾经是一名牙医,不知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太多的病痛甚至死亡所以触动更大体会更为深刻还是因为他们经常接触病人与病人零距离沟通使他们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或者他们在手握着那些冰冷的医疗器械时也会因物质和意识的问题感到困惑而试图找寻答案,总之,我们在曾经从事过医学工作的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在文学方面不容忽视的成就,想到本书提到的八位,科学够不到的地方而艺术却提前到达了,或许越是从事科学的人对此的困惑更深吧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 读后感篇

  2017年的第三十八本书。

  这本书举出了很多很凭直观感受,先于科学研究而发掘某些比原先观念更接近于真实的观点。

  其实在人的实际思考决策中,理性与感性并不是分开的,不是说理性思考会受到感性的影响,而是所谓的理性思考本身就有感性的一部分。

  意识新探中有这么一段话

  内隐加工能够解释很多我们称为情绪性决策或者直觉的现象,因为我们不知道答案从何而来,我们只是隐隐觉得什么是对的,或知道怎么做。这些往往都是被忽视的重要技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推崇理性,但往往以牺牲情感为代价,他们将纯理性思维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把理性精神从身体中独立出来。这就是神经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欧所说的笛卡尔错误。他所提供的证据表明情绪感受能力是思维和决策所固有的组成部分。

  当一个人失去感性能力时,尽管他还有纯粹理性的能力,他却再难做出以往非常简单的决策了。

  书中举出的艺术家还有文学家等等,都是通过自身丰富的经验或是某种深刻的洞察力,凭直觉而得出一些宝贵的智慧。

  科学中实证主义的成分固然有其重要的意义,但绝不能就因此造就了理性中心主义,贬斥了感性,忽略了直觉而带来的大胆假设。

  把七维的体验变成二维的文字

  眼酸

  耳胀

  鼻阻

  舌麻

  身痛

  手干

  意昏沉

  尿急

  用名词,形容词,句式

  撩起七维的你的同感不同感或无感

  八位世界著名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美食家独辟蹊径地进行了重新解读。在人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思维认知等方面,这些人物都是提出颠覆性观念的革命者。

  左拉忠实二维,普鲁斯特忠实嗅觉神经,尚塞放弃忠实光线,毕加索占卜画斯坦茵的额头变化,斯坦茵宣布脱离语言惯性在社会发展力一般时的失败,伍尔夫碎片化直冲七维人物体内,解构与立体想放弃讲故事,而直达共情联接。

  但跨文化差异告诉我们,真爱不是配对寄生,而是眼见前因后果,身体分歧苦痛,还在用最老套单线的故事去包容,容忍,苟且,好闭上眼睛成为流水,最污浊也最干净。

查看更多
标签: 赏识 孩子 读书 笔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63947/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