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读后感 第(1)篇
很早就看着这本书,看了很久才看完,我觉得诗这个东西不必都读懂,也不必长读,读懂了,朦胧的意味就像失去遮羞的面纱,真实存在,一种萦绕的美就会呱呱落地,猜想、朦胧,有时是梦里的余音绕梁。书里有许多的故事,许多的情怀创造了美丽壮阔的诗,那些诗人动荡的感情,都在诗的产生之中开启了一种意义的结果,闪耀千秋。我很喜欢那种诗意涤荡的诞生流传千年的场域,长觉得如果静悄悄的站在那首诗的诞生边,不去触碰诗人的温润思索,而是只有自己的知道的知晓他要诞生千古流传诗句的那一刻,是多么的激荡,但是分崩离析的错析,又让我觉得小雨渐消,水落石出,我还是觉得站在历史之外看待这些诗歌的凝结时间的闪耀而好,它那时候还没长大,而且我会怕触碰到它诞生的原始,并破坏时光之外,它浩瀚凝结的光芒,就那么远远看着就好。诗的名字很好,但是突然觉得去掉孤独也好,但是只是个人,我觉得这本书是一个熙熙攘攘的诗人赶集会,我看到了历史的大牌诗人,就像名牌店铺一样在贩卖自己的诗歌,当然有的人是自己开店,有的人是被动开店,这么多的诗人在历史长河这样一条大街上去,来来往往许多的未来人,这些人不会只是逢年过节才来,这些店铺会在岁月的光纤之中越来越厚重古老,最终成为星宇的店铺,只有浪漫、情谊、一种索美的射向才能让它们如同身临其境让你横跨光年,投影其中!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读后感 第(2)篇
小时候喜欢唐诗,喜欢豪放自信的气魄胸襟,长大后喜欢宋词,喜欢浅唱低吟的柔婉细腻。但幼时的喜好大多度浮于表面,真正开始摘抄,吟诵,体悟,大约也是始于高一的那个季节。而真正完整地看一部词集,是大学时盛极一时的纳兰的《饮水词》,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凄凄惨惨切切的格调,扶额。后来也感到太过悲凉,于是弃置一旁,自己填的词,又觉得太过苍凉,自己看了都不舒服,于是干脆罢笔了。看了夏老师这本书,突然发现,诗词可以是一种别样的美,它反应的是整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而大唐这样的朝代,这两个字是读之便令人心生豪迈的存在,一种油然而生的骄傲与自信从心底升起,那样磅礴而广阔。这些诗很大一部分小时候都学过,只是在漫长的成长中,这些早已滚瓜烂熟的诗句渐渐被忽略,同时也忘却了它的美。诗可以兴,亦可以怨,喜欢诗词,却嫌弃自己的那份凄凄落落,其实我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在夏昆老师的眼里,诗是那样美那样豪迈,几时见那些个悲戚。
还有太多太多美丽的诗句,小时候没学过,长大后没念过,如今见到了,才更知道诗歌的海洋多么浩瀚,而自己所知不过沧海一粟,浮光掠影。我想,我可以重新、正式买一本笔记本了。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读后感 第(3)篇
花未眠(欣然)
午时一刻
辗转反侧
莫不是一夜的风紧
亦或是心内的忧隐
醒来时
不眠
绿油油的
绿萝盘绕
鸭掌木“高攀”
二月兰“峭拔”
依旧
只木菊
暗夜里
有了一丝异样
昨日里开过的花儿
卷卷着身体
不再娇艳
暗红的
干涩的
躲在一边
许是
寒风的杰作
几个白日里的骨朵儿
大了些
涨了些
期待里
必然
亦偶然
耳边
仍旧
阴风怒号
嫉妒
屋子里
仅有的暖
怕这夜的黑
没敢探瞧
单是听
已然知晓
它是
如此
不眠不休
犹记
昨日里
踉跄的步子
委地的枝桠
消歇的雪地
敬畏感
倍增
些许是母亲
告知的回讯
些许是女儿
成长的安慰
些许是
……
期待在
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