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真有趣(全6册) 读后感 第(1)篇
没办法如果有三星半这应该是我对这本书的真实评价
总的感觉虽然乏善可陈但也不失趣味
作者将春秋战国直至秦朝灭亡的整体历史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同时用自己的理解填充了大量的细节,使得整体的人物形象与事件发展更加生动可读。
虽然本书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无趣甚至稍显过火的内容,但是整体而言本书对刚开始通读历史的人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还是比较友好的,比如我自己。
通读这本书至少可以在以下几各方面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是可以盘点出一条比较通顺的时间脉络,可以将你在过去的人生中了解到的各种典故联系起来。在这里不得不插一句,在相对枯燥的阅读过程中如果看到自己所熟悉的桥段,在对典故有更深理解的同时更添一重老友重逢的喜悦。
其次便是可以让你对过去的很多历史乃至人物产生更加立体的认识和判断,比如战国四公子,春秋五霸等等。当然还会有很多新的闪光的人物和事件等待你去发现。
第三点是你会常常陷入一种轮回的感悟和对宿命的怀疑的状态中,因为从上帝视角来看,会发现不仅仅是那些事件在现代社会会发生,相似的事件在春秋战国这个时代也在不断轮回,甚至是十分荒谬的轮回。当然里面折射出来的人性的东西,非常有趣。
最后,是你可以以一个非常宏观乃至感性的角度去看看春秋战国这个时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当然具体内容放下不表。
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起的还挺有道理。
春秋战国真有趣(全6册) 读后感 第(2)篇
《史记》当中提到了友的发家史:友担任司徒一年,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王室政治腐败,有些诸侯不服从王室的领导。于是友问史伯:“王室多难,我应该怎么样才能躲避灾难?”r
史伯心里明白,友问他的,是一旦周王室这棵大树倒下,他和他的族人该如何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仔细考虑后,史伯很郑重地回答道:“恐怕只有雒邑(周朝的都城)以东、黄河与济水以南的地区符合您的要求吧。”r
接下来友和史伯的一番对话,堪称春秋版的“隆中对”。史伯分析说,雒邑以东、济水以南的那片地区靠近虢(guó)国、郐(kuài)国,这两个国家的国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很贪婪,喜欢占小便宜,百姓不亲附他们。“如今您身为王室司徒,位高权重,百姓又拥戴您,您如果要求居住在那里,虢、郐两国国君见您在朝中当权,也会同意将土地分给您。那样的话,不用过多久,虢、郐两国的百姓就变成了您的百姓了。”r
友听从了史伯的建议。他向周幽王请求,将自己领地上的百姓东迁至雒东。畏于他的权势,虢、郐两国果然献给他十座城池,友就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郑国。
春秋战国真有趣(全6册) 读后感 第(3)篇
记载历史的史官却洞若观火地看穿了他的心思。r
《春秋》记载这件事,只有六个字:r
“郑伯克段于鄢。”r
别以为这是平铺直叙的记录,我们来听听《左传》里对这六个字的分析:r
第一,段以下犯上,违反了孝悌之道、君臣之义,所以直呼其名,以示警诫;r
第二,寤生和段两兄弟相争,如同一国二君,分庭抗礼,所以用了“克”这个字;r
第三,称寤生为郑伯,而不按惯例称为郑庄公(寤生死后被谥为庄公),是讽刺他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不但不教育弟弟,反而养成其恶——也说明他本来的动机就是想杀死弟弟;r
第四,不写段“出奔共”这部分史实,是因为如果写了,好像罪责全在段身上了,其实寤生同样有责任,只是不好下笔罢了。r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与价值判断;该写什么,不写什么,都有其深思熟虑。r
读史至此,喟然长叹,寤生固然歹毒,史官的笔触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