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骑士 读后感篇

更新时间:2025-02-05 10:27:21 其他读后感

  有很多细节是第一次读没有注意的,因为现在感觉到了,越是接近当代的作品,越要脱离故事线去看细节才有意思。

不存在的骑士 读后感篇

  首先是不存在的骑士这个身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带来一种恐惧感了。倒不是对幽灵的恐惧,而是对于未来自己可能会变成这样空洞的一副壳子的恐惧。作为空壳来说,虽然自己不存在,却在社会功能里满足着他人对于存在的寄托。这对于自身来说确实很悲惨,但在别人看来其实可能有点萌⊙▽⊙

  比如,两个女人对于空壳骑士的不同态度,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布拉达曼泰情窦初开,却又在战场上兵营里见惯了须眉浊物,所以对于无暇的白盔甲、标准精确的武艺箭术都痴迷无比。然而她真正期待的却是在这盔甲之下,还是有一副温暖的身体可以拥抱同欢。这正是青春的期待。相反,久经欢场的寡妇要跟空壳骑士共度良宵,铺垫了骑士仆从跟她的侍女们一夜淫奔欢声不绝,她自己则是跟骑士整整一个晚上折腾了晚餐、壁炉、重新铺床、关于爱情的讨论并且还赏了月,连一块铠甲都没有掀开、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满足。

  真正细思恐极的事情,不是自己会变成空壳,而是所有人都变成空壳。变成空壳并不意味着总是精密准确,而是无论看起来多么随机多么自由意志的背后都无非是更复杂的一套算法。变成空壳可能是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因为社会或曰众多的他人对于每个个体的确只需要其功能、而无所谓其“存在”。查理大帝和众多骑士都讨厌这个空壳骑士,盖因他严于律己同样严于待人、让他们觉得受束缚。然而身为军人的他们,乃至圣杯骑士团,又比空壳多了多少人性?他们的表现,正像一切面目模糊的群众一样,根据对自己力量的估算展开集体行动,而对行动之外的一切保持适当的模糊的从众态度。相对而言,造反的农民实在算得上是文明和人性之光了……

  的确像作者自己的评价,这一部整体是乐观的。索弗罗尼亚婚后住在了村民造反后自己建立的村庄,布拉达曼泰逃出修道院去结婚,一切都像是新生和开始。然而人性在时间和众人中面临的考验从来严酷,维持“存在”需要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了。

  这是第六本。

  卡尔维诺的书,值得一品再品。

  从人物剧情立意三个角度来浅谈下此书。

  谈立意,立意高远,探索哲学层面最基础问题之一:自我。

  谈剧情,剧情紧凑,毫不拖拉,结局点破,神来之笔。

  谈人物,阿季卢尔福,具有意志和意识的不存在个体,无生理个性;马夫古尔杜鲁,没有意识的存在,无意识个性。还有两位辅助主人公和两位女主人公,包括圣杯军团等。

  我个人觉得此书最好的点评是作者本人所写,在这本书的后记篇章,可以直接到299页查看。作者对其所写三本书立意的点评,让我不禁暗暗赞叹,着实牛逼。

  如作者所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是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的三部曲: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阿季卢尔福,是不存在肉身空有一副铠甲却有着理智意识的骑士,他所做之事扎扎实实,精确无误。以致招来查理大帝和夸大战功的其他骑士的厌恶。作者说不懂存在与不存在的是年纪轻的人。或许这是个艰涩的哲学问题。对我来说,不存在的骑士引起的触动不多,可能是还领悟不到其中思想。最多的思考是:物质世界里,肉身是不可缺少的,可意识,尤其是理智的意识更是无法或缺,不然便是行尸走肉了。现在的各行各业,早不缺行尸走肉,而有意识的肉身也越来越不缺,但理智意识的肉身呢?还有,意识和肉身,残酷地二选一,你会选择谁?或者生活中你会偏向谁?可能又偏向“完整”的话题了。

查看更多
标签: 桃花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65121/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