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风往哪里吹读后感1000字篇

更新时间:2024-12-02 17:18:07 其他读后感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读后感1000字篇

  有些文字上的错误稍稍影响了阅读,但整体来说真的很好~笔触温暖而有力,描绘了浪漫诗人的一生以及那惊艳后人的两段情~一直在我脑海中只有再别康桥的徐志摩也渐渐清晰。那个时代,我们无法用现下的价值观评判,他不问情由地选择离婚逃离旧制度的枷锁,却可能错过了一个最值得共渡余生的女人;他满心欢喜地迎接初恋,却因林徽因的爱惜羽毛而夭折;他以为终生的寄托,却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一个以爱情为信仰的人,在爱情中只有热烈没有理性,最终注定了悲剧。他的理想,他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国仇家恨,那一身的才气,最终也只能随着失事的飞机从空中坠落。

  读完之后是有多么惋惜徐志摩的早逝,如此耀眼的人物若能延续传奇,必定是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大幸。但前提是他终能拜托生活纷杂带来的困扰,以他的性格恐怕有很难,但谁也说不准,生活中的艰辛和绝望是不是会使这个浪漫至极的人脱胎换骨,但若真的如此,他却又不是他了,失去了天性中最美好单纯的一面,真的也是矛盾。或者真的是,生命短暂,所以迸发的光华才更可贵。真的,再次感受到诗人生平是多么重要,非但了解,我以为再别康桥就只是优美辞藻的叠加而已。

  最后,我在想,爱情是什么?陆小曼真的是他的爱情吗?爱情真的是这样只能共同热烈,却无法相濡以沫吗?又或者,林徽因的爱而不得才是他永远的惦念吗?我总觉得,爱是可以共同大笑也可以共同经营生活的,但或许,有时候它们也相互排斥,这真的令人苦恼。有时候觉得,如果不是旧社会的压迫,张幼仪成长起来或许真的是他最合适的爱人,可以共同交流思想,可以操持家务,可以共同在事业上进步。可是那个时代,最终扼杀了这种可能,也成就了他们每个人。很难说过去一切谁是谁非,只能说,一段历史,一段回忆,便是无数人的传奇组成,而每个人都不过是时代洪流下小小的浪花,始终无法逃脱。所以无论保守也好激进也罢,他们都是烙着时代烙印的传奇。愿现下的我们,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吧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先来谈谈对徐志摩的印象吧

  搜寻记忆,现在可以探寻到的第一印象也只能从语文课本上的《再别康桥》说起。那时候的我们只是觉得这首诗很美,具体哪儿美,也只是语文老师规规矩矩的教科式解答。但我还是在每个早自习大声的朗诵着这首诗,想像着康桥边上那俊逸潇洒的志摩先生望着西边的云彩,挥挥手,告别过去的无奈。嗯,徐志摩先生是个才华横溢、充满浪漫理想的近代伟大诗人,可惜天妒英才……

  第二次接触便是看了《民国最美情书》中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信,说实话,期间很多次想放弃阅读。因为从这一封封信中,我没有看到写下《再别康桥》那个诗人的身影,倒是看到了一个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抛弃原配,追求林徽因。求而不得后转而追求自己好朋友好兄弟的妻子陆小曼。以前看书不喜欢看别人的评论,这次我几乎把书中的每一个评论都看了。有很多人说徐志摩真性情,活出了自己,在面对世俗旧礼治时,敢于破。也有人说徐志摩渣,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伤害了很多人。嗯,我觉得都没错,但这一定不是真正的徐志摩,于是,我翻开了《徐志摩 风往哪里吹》这本书。

  在看完风往哪里吹后,一个立体的徐志摩出现了。最初面对父母的包办婚姻,他行为妥协但精神拒绝。在这一件事情上,emmmm,他做的真的不对(不管有什么理由,不对就是不对)。写不下去了������������������

  说说陆小曼吧,在这场恋爱中,很多人不喜欢陆小曼。很多人觉得是陆小曼害了徐志摩,断送了伟大诗人的前程与生命。但是,在与徐志摩恋爱结婚前的陆小曼,大家都是喜欢的啊。陆小曼是上海名媛,才华横溢,世人倾倒。婚前婚后,陆小曼还是那个陆小曼,错就错在徐志摩不是王赓而已。理想终归是理想,若要将理想揉进现实,粉身碎骨就是代价。

  有一位书友说,林徽因看人的眼光非常好,我想是择偶的眼光很好吧。徐志摩太理想,生活就爱打磨理想主义者身上的棱角,磨得你痛不欲生。徐志摩好归好,终究也只能埋在心里,一起生活,恐怕也是不太好的。

  “去罢,青年,去罢!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从那场幻梦里醒来,“去罢,梦乡,去罢!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天空爱上大海,只有风叹息……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徐志摩,从一开始的婚姻状况,觉得很渣,但到后来的林,陆,又觉得这个人并不坏。相反,在对待事业,对待后来的家庭,很有责任感。私德姑且不论,就公德而言,徐无愧于世。

  生活里,不应该用一件事干的好坏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时间段,对待生活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应该因为一个人曾经怎么样,而断定他就是这样的人了。尤其是在一个人经历了生活上的变动,人生中的曲折,这个时候他可能做出一些意外的举动,此时,要冷静待之。亲人、朋友、爱人,可能曾经做过些不隧己愿的事,但真的应了孔子那句话:人非圣贤。总之, 不能用一个人曾经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来作为衡量他今后讲话、做事的标准,因为人会成长,会成熟,思想观念是会变的。好比梁启超在徐婚礼上的证词,在当时而言我们看来是句句肺腑,但纵观徐的一生,不尽如此。所以后人用梁的话来评判徐的一生,有失偏颇。

  徐志摩,私得不论,公德,无愧于世。

查看更多
标签: 读书 笔记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65531/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