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结束了,竟然莫名的情绪低落?如果不是现代文学老师一再要求,我恐怕很难会去翻开它。更难的是竟然耐着性子读下去了。
“子夜”,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候。果然如此。
20世纪30年代,战乱纷繁的年代。同样的镜头,在上海,是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现代都市生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吴老太爷在现代文明的刺激下一命呜呼。我不知道是该可笑还是可悲。随之而来的,是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吴老太爷的灵堂上,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还有什么人会沉浸于悲伤之中吗?对于这种毫不关己的事情。
民族资产阶级、买办、公债……吴荪甫头痛。这一系列的金融名词涌来,我也头痛。脑子里总是浮现出高中历史老师老师说民族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时的样子。
在利益面前敌人可以立马冰释前嫌成为朋友,朋友也可以立马倒戈成为敌人。说得清是谁对谁错吗?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又怎么可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呢。
不喜欢读这类书的原因之二,太现实、太枯燥。冷冰冰的文字,冷冰冰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
毕竟只是草草看了一遍书,自身知识有限,不理解之处太多,兴许再次拿起时会有不同的理解吧。
这算是第二次读这本书。初读只读了大半,由于上回期末考和遗忘的缘故不了了之。《子夜》是我的精读必读书,这番读完总算遂了与此书灵魂交流的一点点心愿。
每个学期,几乎所有任教老师都叮嘱我们:多看书,多读经典。然而什么是经典呢?老师们笑而不语。问而无果,于是我思索,于是我追寻。读了《子夜》,我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有人说很多人看的就是经典,因为很多人认同。我说,不,多人看不一定就是经典。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赶上甚至超过《围城》。可是《明朝那些事儿》在文学艺术上是远远不及《围城》的。对这一点,当年明月自己也承认。以愚见,经典不是流行,不是追捧,不是盲从,而是历久弥新。《子夜》恰恰就是这样历久弥新的书籍。它常读常新,无论年代变化时代更改,它总是给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以思考,以震撼,以洗礼。我想,这正是经典的灵魂所在。
子夜,是一种隐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国最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不正像处于一天当中最黑暗的子时吗?后面的是已经逝去的古代的辉煌,前面是尚未到来的光明。
本书情节先缓后紧。情节的发展,循序渐进,却又非直线式的上升,而是波浪式的前进,一步一步地将故事推向高潮。美中不足的是,故事在高潮阶段戛然而止,令读者不能尽兴。如果让读者尽兴,那么本书与那些哗然取宠的趣味文学何异呢?戛然而止,准确来说是艺术留白,给人一种故事不完整的感觉,然而恰恰是这种不完整才给人以想象空间,诱发读者想象失败后吴荪甫不可预知的命运。
语言优美、细节描写传神、气氛渲染得感人是本书文字的亮点。给我印象最深的依然是第一章吴老太爷来到上海的所见之景。上海的繁华、喧闹、时尚、开放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优美的描绘性的文字让人看后觉得身临其境。气氛渲染得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最后一章,即第十九章。股市的情形如故事情节一样跌宕起伏。而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是加剧了紧张感。
《子夜》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非吴荪甫莫属。(下回再分析)
嗯…终于坚持把这本书看完了
大概就是主要讲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滔的一系列对抗与斗争,最后,吴荪甫还是输了。
“子夜”指的晚上11点到1点,是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也是指30年代内忧外患的中国。
对于主人公吴荪甫,他刚开始是睿智勇敢、精明能干、有着远大雄心的商人。他说不上有多好,对待妻子,他没有做到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忽视她,冷落她;对待兄妹,他封建思想太重,总是摆着一副大家长的威严面孔命令着每一个人;对待手下,他乱发脾气、冷酷无情,为了自己的利益,削减他们的工资,让他们卖力的为自己劳动;对待合作伙伴,他机关算尽、谋取私利。说到底,他终究是输给了自己,他被利益所诱惑,没有看清对手的真面目,才输的一败涂地,差点自杀,最终以逃走告终。茅盾先生把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可谓是十分丰满了。
关于书中的那些个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无忧无虑,谈天说地,纵情的挥霍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的世界不像吴三爷他们那样勾心斗角,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么算计别人。他们游山玩水,把酒言欢,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茅盾先生把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都淋漓精致的描写出了他们的言语行为,虽然读来关系有点复杂,但是真的是打心底里佩服茅盾先生的文笔和思想,不由自主会让我想细细品味,体会他带给我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