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这是继2008的春之后,第二次看尼采。十年弹指一瞬,不由思绪万千。许是经历世事之故,对尼采的理解更通透了。又许是,很多事也看懂了很多。尼采是才华横溢的,是少有的行吟诗人般的哲学家,笔锋大开大合,像极了逸少的《快雪时晴贴》,令人直呼过瘾。更有趣的是,几部著作间的极强连续性,甚至有顶真于其中。他又是卑微的,终其一生在立言与打破间辗转。对瓦格纳纠结的感触,和对歌德后期疯狂的赞誉,交相掩映出脆弱的身影。尼采是自由的、率真的。他的查拉斯图特拉,振聋发聩,大声疾呼「上帝已死」「超凡意志」。他的书名「人性的,太人性的」鞭辟入里,「尼采反对瓦格纳」直抒胸臆,那份挚爱后的失望和愤怒,跃然纸上。说他不像传统哲学家,因为他的行文洋洋洒洒,如散文如行歌,毫无说教于其中。这种非线性的论述方式,却并未削弱内在的逻辑性。他又是矛盾的、悲观的。对瓦格纳、对叔本华、对苏格拉底,他总是内心煎熬、矛盾重重。他说要成为「狮子」,但是不如成为「孩子」。他想肃清社会弊病,又说「我的双手太干净,不屑于这么做」。他把痛苦二字写入每部作品的书脊,入木三分。他对日神酒神的偏执,不正是痛苦的表象吗?n人是最勇敢、最惯于忍受痛苦的动物,但他其实是拒绝痛苦本身:他痛苦,甚至寻求痛苦,只要有谁给他指示出一种意义,指示出痛苦的替代品。也许,是痛苦的无意义构成了长期压制人类的灾难,但是在他眼里,这却是人类唯一的意义。痛苦让他悲观:「所有伟大的事物都通过自我征服的方式导致自我的毁灭。」但是他又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人宁可欲求也不能无所欲求。」岂不很妙吗?n相比康德的机械式输入,还是尼采更符合人性,更像我们。他也痛苦也迷惘也求而不得,但是他也乐观也积极也不懈追逐。有时候恍惚间也似乎读出了老子和庄子,不由莞尔。可能很多人生的道理都是这般相似相通吧。苏格拉底说:「人在思考自己的想法时就产生了哲学」,那就此做结吧。像《红楼梦》一样,隔好长一段时间再读,真是会有好多全然不同的新感悟,还是要感谢尼采。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罗曼罗兰说,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依旧选择热爱它。尼采大概就是如此之人,他一生关注在于痛苦,如何真正肯定并且内化为自身的力量。这在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瞧,这个人》可以看出。
他是矛盾的。洋洋洒洒的断断续续的描述,他对瓦格纳的颂贬交加,他将反抗自我作为一种义务,他对着本身的反抗与怀疑,总会陷入沉思,哲学从中显现。
他是孤独而满足的。开始沉思,不管以文字还是诗歌的形式传达,都将获得一种满足。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看,这样的孤独才使他就算众人反锁拒之,他依旧坚持其中。这或许就是尼采说的,唯一不可或缺的事。
获得的新思维:不要将我跟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也就是不必像对待作品那样认真对待艺术家。
如果他跟作品一样,他就不会表达、思考、构思作品。就像梵高是星月夜,他就不会创造出《星月夜》;歌德是浮士德,他就不会创造出浮士德;荷马是阿喀琉斯,他就不会创造出阿喀琉斯。
暂时读不懂的:
即使生命毫无意义,你愿意将它无限次重复吗?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尼采主要关注的是人生的根本性痛苦,即生命意义之缺失,对此他特别关注痛苦和文化的关系。要消除这种痛苦,自《悲》始,便提出两种方法:反对同情和禁欲主义。前者将痛苦视作内心繁杂的肯定,在意识到痛苦的无处不在和摆脱痛苦的徒劳之后仍旧不失信念;后者是抑制生命的本能。要理解世界,就要理解永恒轮回——无意义的重复;要对待世界,就需要“爱命运”的超人,要焕发出这样一种生命力(权力意志):对所拥抱的一切说“是”。阅读尼采的矛盾在于作为一种不可战胜者的口吻,同时又保留着自我批判和不设定统一标准的意念。通识本难以细致剖析各种概念,抛砖引玉式也成问题,对于尼采的碎片化警句里不时地涌现出惊人的观点,还需多拜读原作。骆驼—狮子—孩子的蜕变的多重混杂仍是我目前的追求之道。要说什么悲观主义,那是不存在的,这是最乐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