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副市长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尾,一部花光我所有书币的长篇,一次看到九分之八突然下架的无奈,9000多页,70多个小时,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熬了半个多月的夜,忍者眼睛的酸涩,终于看完了,此时望着窗外,不远的景致有些朦胧。官场如战场,仕途如征途,短短10年,弹指一挥,侯卫东从一名懵懂的大学毕业生,一路过关斩将,官至一个下辖三区四县的副市长,在最美好的年龄成就了最耀眼的自己,侯卫东书写了传奇,创造了奇迹,不仅是一剂心灵鸡汤,更是一个官场顽强生命力的折射。
学而优则仕,这是流传千年的古语,从2017年报考公务员来看,依然热浪袭人,高温不退,招考比例为48:1,社会精英选择仕途之路,最原始的动力,我想首先是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才是为了实现为民解忧的理想抱负吧。出发点无可厚非,理想抱负高大尚,一入候门深似海,又有几人能脱颖而出?又有几人能保持初心呢?估计大多数还是沦为“老板凳”,毕竟侯卫东般人物寥若星辰。这部书之所以吸引我,是蕴藏在官场中人物的情商和计谋,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见招拆招,玲珑八面,展示了大大小小百官众生态,可谓是官场、酒场、情场交织,人性、人情、人事交融,活生生的一部官场现形记。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部书出自一位某市副局长之手,是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现实,多少打下了官场烙印,符合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这部书的借鉴意义来看,我觉得还是要一分为二分析,采取拿来主义,有所甄别,不能盲目的照搬套用,毕竟所处时代在变,社会风气在变,作风纪律在变,干部选拔方式也在变,貌似书中的私人会所、赠送礼品、酒风文风、迎来送往、小圈子小集团等等,如果你想以身一试,那就是悬崖上翻跟头,找死。从主人公的成长角度来看,侯卫东的生存智慧、独立品格,值得去学习和汲取,并上升为干事创业、为政之道的正能量。
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个性做人。侯卫东的天赋不可谓不高,个性不可谓不强。他既有从政的天赋,也有经商的头脑,通篇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令人有虚幻之感,望其项背,自叹不如,顿生心灰意冷,如果照此写下去,小说也就没有什么可读性了。一句“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怕个屌”,一下子把侯卫东的形象变得真实起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的十足个性拉进了我们的距离,当他数次默念这句粗口时,我能想象得出,侯卫东肯定是咬牙切齿,绝望至极致的。在上青林镇任工作组副组长时,遇到矛盾冲突,血性方刚的他,无所畏惧,抓棒儿客一马当先,抓大肚子也虎不拉几的,喝起酒来干脆利落,到交通局要设计图,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当上省委书记秘书后,跟吴英一行在成津县,面对副县长儿子谩骂,一声不吭上去就是一飞脚,类似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无不凸现出主人公鲜明的对立面。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天赋如何是无法改变的,但个性却可以完善的,有个性不耍个性,勤于自省改良个性,通过环境的熏陶、生活的洗礼、世俗的磨练,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性的发展个性,将自身潜能与外界优势相结合,促成完善个性的合力。
性格决定命运,行动改变人生。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侯卫东的性格爱憎分明,富有韧劲,善于交际,处世灵活,思维缜密,手腕强硬。以全市公务员考试第二名的成绩,踏上仕途,初始一系列不如意,让他感受前程迷茫,无所适从,可他性格中的因子始终很活跃,因势而行,率性而为,一步一步聊暗花明,云开雾散,从跳票当选副镇长开始,就就如江湖大侠一般,身怀绝技,驰骋四海,所向披靡,一发不可收拾,33岁就走上副厅岗位。从中可以看出,走仕途之人,需要多方综合,要有官相,不怒而威,才有气场,要有官运,逢旱降甘霖,常有天上掉馅饼,要有官势,部属靠近你,群众拥护你,领导厚爱你,有了这些软件,外围基本扫清了,余下的就是能力,形成的政绩,两横一竖就是干,挽起袖子,扎起裤腿,雷厉风行,紧张快干,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的绿油油的,猪圈里的猪养的白胖胖的,银行里的票子盆满钵满的,老百姓的幸福感乐得嘴都笑歪了,你想不晋升,人民都不答应,不仅完成了任务、增长了才干,也展示了个人素质、实现了人生价值。
与其悲天悯人,不如奋起直追。侯卫东、刘坤、任林渡三个大学同学,一同迈向官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年官场磨砺,层次差距明显,侯卫东一路领跑,任林渡成为驻京办主任,而有着良好家庭背景的刘坤,在仕途末路情况下,无奈经商,朝着易中岭下场奔去,同期同学、同进官场、同步前进,发展轨迹渐渐的变样,个人成就也渐渐拉开,其实这在我们现实中,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书中,刘坤与任林渡在侯卫东的参照物比对下,两人却显示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侯卫东无关系无背景,毕业分配一等再等,毕业报到一拖再拖,他没有怨天尤人,骂声载道,能够坦然面对,安之若素,刘坤开始春风得意,目光朝上,视同班男同学为无物,内在存有一种优越感。当侯卫东追上来以至超越时候,任林渡即使转变观念,顺从现实,准确摆位,既然当不了第一名,就去争第二名,同学情谊不失,个人素养尽显。而刘坤恰恰相反,嫉妒猜疑,感觉不公,小肚鸡肠,缺乏大气。从他们三个人身上,直接能感受到一点,那就是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反映心态,好心态能够催生高姿态、激发好状态,只有端正心态,提升姿态,昂扬状态,才能理性平和,豁达包容,才能奋发有为,干事成事。
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条件创造条件。侯卫东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敢想敢干,敢做敢为,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不当困难的奴隶。上青林修路缺钱,向母亲借,向上级部门要,终于修成了村民盼望多年的富裕之路,也成为自己通向仕途的平坦之路。任新管会主任后,益阳开发区一张白纸,积极想办法,整顿办公秩序,亲自招商引资,引来秀云药厂、沙洲啤酒厂、岭西轴承厂等凤凰落枝。面对绢纺厂工人罢工上访,国企大厂每况愈下,深入进行调研,反复酝酿改革方案,终于实现破冰之旅。侯卫东是个实干家,他的一路晋升令人叹服,他的政绩也是有据可查。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有着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着造福于民的冲动,但有为才有位,做官如此,做事更应如此,认准一件事,就横下心来,不推诿托词,不拖拉疲沓,不怕麻烦,不怕折腾,就如老人家说的那样,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
终于想办法看完了,卫东当了昌全书记的秘书,再之后临危受命,去成津当书记。此时,卫东面
对的局势可谓相当艰难。小佳没有想过去成津工作,支持丈夫。(官场规矩都是
女人随男人走,而小佳是个例外)把丈夫一个人丢在危险地方的行为,我是很不
认可。
卫东后来调到水利局,再之后做了副市长,再之后升为省委秘书长。卫东调到岭
西工作后,这时的小佳终于跟着卫东去了岭西。呵呵,对于这种不肯陪着去偏远
地区,只愿意高就更发达的地区,我就不做评论了。
再后来,卫东去茂云把持政局的时候,当卫东提出让小佳跟自己去,小价毫不犹
豫地拒绝了,她要继续做岭西官太太。茂云的局势复杂,比之成津时期更为危险
,小佳再一次抛弃了卫东。
从以上轨迹看出,小佳从未和卫东共患难过,而且有着十足的市侩品行,只能高
就,不能低放。或许是虚弱,也或许是娇生惯养,小佳从未真正意义上陪着卫东
给与真正的支持。
再看看小佳婚后行为。自从迷恋麻将,小佳就开始以麻将之名夜不归宿。虽然小
桥从未明确批评过这种行为,但是从卫东隐隐对这种太太圈子不满,可以看出这
是影响极坏的行为。不管是什么理由,以麻将之名夜不归宿是不可接受的。既然
女士会反感男士以应酬之名晚归,那换位想想女士以麻将之名夜不归宿,男士会
做何感想。
再有几次卫东晚上打电话给小佳,对方都是关机。以及几次偷腥回家,小佳都晚
归或者未归。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小佳绝对出轨了!有点生活常识的人想想,如
果真的是打麻将,会至于经常是关机吗?而,每次夜不归宿真的是因为麻将吗?
卫东从未去求证过,或许是小桥给小佳一点脸面而已。
因为卫东自己也出轨了,因此卫东对小佳有着巨大的宽容之心。而小桥也一直护
着小佳,也不写她的缺点是什么,只是模糊地写她的缺点一直都有。也不去求证
她夜不归宿的原因。可见小桥和卫东有着一颗巨大的宽容心,没有去点破那层纸
面。
至于小佳何时开始出轨的,不好推论。但是一定可以得到在岭西之后一定出轨了
。从岭西之后,小佳暴露地更加明显。夜不归宿,不照顾小孩,拒绝陪卫东,政
治观念开始相左,开始和卫东攀比能力,甚至枉下结论卫东政治生命不久。种种
迹象表明小佳出轨无疑。
早有意愿拜读《侯卫东官场笔记》,但因种种原因,才于17年3月始读,全系列共八册,于17年5月21日读完,共耗时74小时41分。
读完之际但觉鼻尖酸酸,既为故事情节无大结局,亦为书中各色人物之命运。
此书不愧为“官场教科书”,全书读完,收获颇多,非三言两语能说尽。了解了官场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利益冲突中小人物的无奈,中人物的苦恼,大人物的睿智,让我对平时生活中所遇之事有了新的看法。学习了为人处世的方法,外圆内方,话不宜多和满。其中我最喜欢之句为“每临大事有静气”,此话用于我生活中颇有意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而以此书为镜,可知各种人性本貌。
以上为个人小见,且不全面。此书推荐阅读,提升自我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