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这开头就可以读出作者心绪不定,为外面的事情所烦恼,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去发泄。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心情吧。”那就去赏月光下的荷塘。在那你就会发现一切。在第三段里“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从这里可以读出作者渴望一片宁静的吵杂而复杂的世界,渴望一片言行自由自在的天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段写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干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文中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词突出了视角上的曲线美,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让人联想到少女的翩翩起舞。“微风过处,吹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有着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句话一开始读时觉得感官上有些矛盾,不合常理,缕缕清香本是嗅觉闻出来的,然而后面却说仿佛高楼上有着渺茫的歌声,歌声是听出来的,怎么会有呢,这也许就是文学艺术写作的艺术手法吧,把不同种类的感官功能沟通融合在一起,微风过处,远处时隐时现的歌声也和在荷花的香味了,一起让人神魂缥缈,有着仙境般的感觉!“叶子底下是哗哗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充分发挥了朱自清的想象力,因见叶子极美的风致,虽然叶遮住了荷塘,但仍能感受到底下的那动听的流水声,因有流水的滋养,荷塘才会开得旺盛。这段文章中有静态有动态,动静皆宜,把整个荷塘的景由静态写成动态,给人留下极美至神韵的景象!让你回味无穷!!整篇文章能读出作者渴望美,并通过文字构建了心中的美!
第三篇:《青鸟》读后感范文
《青鸟》的作者摩利斯梅脱灵克,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青鸟》是其于1909年出版的一个剧本,这是一本具有世界价值而又千古不朽的伟大著作。虽然摩利斯梅脱灵克的著作众多;但是人们一提起他,联想到的却只会是《青鸟》。故事的主要资料写得是:蒂蒂儿和米蒂儿兄妹俩准备给贝里吕娜仙姑的孙女儿寻找青鸟。她的孙女儿得了怪病,只有青鸟——和平与幸福的象征,才能治好她的玻兄妹两在梦中梦见仙女以及光神、猫女士、花狗蒂罗等朋友的帮忙下,他们走过了一道道难关、一个个感动的场面,一个个挫折……最后,大家还是没有找到青鸟,但是,大家都十分的满足,因为自己都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做团结,什么叫做互助!
对于这本多幕童话剧,刚开始,作为高中生的我,有点不以为然。但亲切自然的语言、天真活泼的彩色插图吸引了我读下去。最后,我却羞愧地感到:即使是再过多少年,我也不必须能真正找到所有人苦苦追寻的“幸福”。因为我从未严格地要求自己,要心无旁骛地为他人着想、付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谁愿意为他人而停下,哪怕一秒谁能转动“魔法砖石”,看到事物的真正面目那些斑驳的墙壁、破旧的衣裙,总是很容易让人感到无奈、自卑,而非感激、珍惜。故事中母亲,因操劳而不再青春靓丽。在奇尔和米琪儿在寻找“得到它就能得到幸福”的青鸟过程中,随行的猫总不忘联合“他人”进行阻挠。因为一旦奇尔和米琪儿成功,猫和其他“生物”就都会失去生命或变成静物。这类自私、贪婪的主角也充斥于我们周围,处心积虑、损人利己。但是,危险关头,忠诚的狗总会竭尽全力出来帮忙。当然,能解决问题的仍然是人类自己。只要足够勇敢、善良、真诚,总不会吃亏。
书中提到地还有:富翁享乐派、一无所知享乐派等。他们居住的地方就在痛苦宫旁边。因为很容易就不再快乐,所以这些“快乐”的确“很快”。做妄想的梦,碎了再做,能留下什么这时又要转动“魔法钻石”了,我看能到:无好处的享乐实在无法通家庭幸福、无限的爱的快乐比较。
作者在《青鸟》中写道:“阳光里,空气里,时间的流转里,到处充满着人们没有发现的幸福。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的。幸福一向就在你身边。”的确,在跟随兄妹找寻青鸟的旅途中,我最后发现,幸福的确是总存在于我们身边,并且触手可及;在发现与体悟生活之时,自我牺牲与给予他人与给予他人,才是真正永恒的幸福秘诀。
在路的左边拐第三个弯,就是“怀想国”。只要你想,在那里,你的亲友就在。他们是因为有你的想念才能存在。我又感到了幸福的存在!这是温暖实在的回忆能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