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8日,公司组织全厂主管在公司会议室观看了电一影《首席执行官》,我想结合我们公司的一些现状,谈谈我个人的观后感:
一,品质意识,
海尔公司在80年代,仅是一个濒临破产且欠外债147万的小工厂,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冰箱,花巨资引进了德国的生产线。为了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当场将70多台不合格产品砸毁。这些不合格品就差那么一点点,有些只是没有上一颗螺丝,为什么海尔的CEO要砸毁呢?因为,海尔CEO知道产品有了质量保证,企业才会有良好的信誉,才会得到消费者的承认,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我记得我们公司高管曾经在公司会议上也讲过这个故事,我们公司的品质意识在这几年来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有些方面还 是存在许多老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呢?我想是意识和观念上的根本原因,“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做不到位,”失之毫厘,繆以千里”既然我们知道自己的短处为何不及时纠正,加强品质意识,从观念上意识到质量的重要一性一。在同行林立,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品质意识得不到根本的转变,很难与我们的对手去竞争。
二,速度和创新一精一神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里,高手如云,那么讲究的就是速度了,开发一种新的产品,有的企业需要的时间长,有的需要的时间短,关键就得看这个企业如何地把握时间了,要想做得比别人好别人快,就得争分夺秒,永远抢在别人面前,这样才有机会显示企业的实力与品牌。还 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一精一神,才能赢得市场的商机,如果你一直走在市场同类企业的中间,那么这个企业永远无法超越其他的同类企业;要想争当市场的排头兵,就必须勇于创新,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带给人家眼前一亮,独占风一騷一的感觉,海尔能把客户需要的6个机型,变为25个,让客户在这25个机型里面来挑,这一做法大出客户意外。海尔就靠这样周到的想法、完美的设计、最快的速度赢来了客户的订单。
我们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就做的不够,现有客户的板基本上要求不是很高,好多同行都可以生产制作。有一定难度的,有些部门就怕麻烦,怕承担责任,不是我们没有这个实力,而是我们没有把这种创新一精一神坚持下去的恒心。
三,市场定位
海尔在全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在世界上却无自己的一席之地。于是,海尔毅然迈出了跨国的步伐。90年代末期,海尔首先在法国打开了市场,并取得了显著业绩。这时,海尔产品的质量已经超过了AE公司的产品质量。于是AE又来了,他们居然想以低廉的价格买断海尔的四条生产线。否则,海尔将很难进入美国市场。有骨气的海尔人又拒绝了,打进美国市场的决心更坚定了。其中虽然经历了很多艰难,但海尔人是吓不倒的!2000年,它成功在美国建立了海尔冰箱厂。不久又在纽约获得金奖。从此海尔产品畅销世界!
市场定位方面,我个人认为我们公司是以变为变,以市场的变化来变,以公司的设备投入的变化来变,不是以市场的需求来改变我们定位。海尔可以在欧洲最挑剔的法国来开拓她的海外市场,为何我们不可以向高难度,高要求来作为我们的市场定位呢??至少我们可以学一习一海尔这种能与狼共舞的一精一神。
四,一团一队一精一神
海尔公司如何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如何地发展壮大,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企业,从这当中我们了解到,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一团一队一精一神和一种向心力。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生产多元化的产品,为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海尔要建自己的工业园。但对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15亿人民币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于是,向同行寻求支援,向银行寻求贷款。但都因“企业尚小,风险太大”而被拒绝,甚至遭到热嘲冷讽。但是,海尔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一精一神,领导和职工打成一片,携手共创自己的工业园。
关于一团一队一精一神,我个人认为我们公司的一团一队一精一神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