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剧,想了好一会,从那里看起?我觉得大概除莎士比亚外并无第二人了。
虽说有了鲁迅先生的鼓励,可是面对莎翁的悲剧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读着《麦克白》,不禁还是会打着寒战,但依然挣扎着往下读。是想要看到事情的好转,还是想要看清命运的悲惨,我自己也模糊了,但心灵也似乎在这迷茫中变得坚强了一些,因为以前的我似乎就没有过看清悲惨命运的勇气。一剧都向着女巫的预言进发,无可抗拒,麦克白将利己的预言实现,却想把害己的预言扼杀,但似乎这就是命运,无论好的丑的,都必须接受,麦克白为此戴上皇冠,一呼百应,也为此赔上性命,身败名裂。
在情节编排上,戏剧中出现了三个预言,一是麦克白将要加封考特爵士,二是麦克白会加冕皇冠,三是班柯的子嗣会君临一国。这三个预言设置得无比巧妙,不仅挑起了麦克白夫妇的内心矛盾,并将各人性格矛盾外化成各人之间激烈斗争,很好地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第一个预言即时应验,作用明显,麦克白很快相信了女巫的话,为后两个预言种下信任的种子,也为麦克白的人生开凿了通往黑暗深渊的大门。第二个预言则完全将有能力自立为王的麦克白心中蠢蠢欲动的欲望撩拨了起来,以至于在女巫消失时,麦克白竟然有些遗憾地说:“不过,我倒希望她们再呆--会儿。”位高权重的麦克白渐渐放弃了原先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转而放纵自己膨胀的野心,加之在麦克白夫人怂恿与激将之下,最终弑君夺位。这个预言引爆了麦克白心中的权欲炸弹。使其夫妇都面临着极其复杂而可怕的心理斗争,带出了戏剧的主要矛盾。第三个预言勾起了麦克白与班柯的矛盾,麦克白想到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夺来的王位竟会被柯班后代所继承的时候,两人之间的战友感情瞬间湮灭并代之以血腥的屠杀,这又牵出了以后柯班之子福利恩斯为父报仇的悲壮一战。
或许有人会因此认为是那三个干枯丑陋的巫婆将原为英雄的麦克白推向了罪恶边缘而成为沉溺于杀戮的暴君。试想一下将这三个预言从麦克白的一生中去除,那会是怎样?他会听从好友柯班“魔鬼要迫害我们,总是欲擒故纵,设下圈套让我们钻,女巫的话不可轻信”的忠告吗?这是命运对他的安排,还是麦克白自身的个人悲剧?
莎翁在这部沉郁恐怖的悲剧中,用预言引发麦克白的心理变化,用可怕的权力欲望和非法权力所带来的不安冲击着麦克白原来的意识形态,当中伴随的愧疚与恶毒使人不得安宁甚至绝望,导致最后麦克白夫妇的完全崩溃。粗略一看,这是命运安排的风浪使麦克白这艘大船倾覆于欲海当中,这似乎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有几分相似,但是其实这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有所不同:主人公遇到的并不是不可抗拒的神的力量,而是他自己内心的邪恶的膨胀的野心。
莎翁将笔锋指向了人们自己而不是彼岸的神灵,告诉了我们,人可以与命运抗衡,洋溢着那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精神。提示着人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邪恶的力量,同时要靠自己的力量抵御各种诱惑,这是我从这悲怆戏剧中看到的一点光亮之处。与此同时,透过看麦克白浴血奋战,步步晋升而最后陨落的人生轨迹中,我问不禁会问,这个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像是麦克白最后的那句怒吼--“把警钟敲起来!吹吧,风!来吧,死亡!我厌倦这太阳了。让这个世界彻底毁灭吧!”一样吗?在多次的摇摆中,麦克白因欲望失去了人生中的所有意义,只想和世界一起毁灭,这是一个人生意义上的悲剧。显然,这样的对人生的发问,并没有终极答案,但至少莎翁在这个悲剧中告诉我们:金钱,权利,所谓的敬仰等等都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正是这一发问与回答,令这部悲剧有了超越道德而包含哲学的思想内涵。这个问题也许已经被很多当代的中国人所淡忘,沉溺于追求丰富物质的我们是否有着和麦克白一样在满足自己虚无的欲望,我们也会被这样所毁灭吗?这种问题听起来不那么平易近人,但却实实在在。因为有很多很多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轮流担当着麦克白这个角色,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