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 《简爱》经典对白阅读 这篇文章,仿佛回到青葱岁月那本辗转多人的七成新小说里,重新审视那庄园,那异国情调,那荡气回肠的爱情让人感触良多。
回忆着那个年月的期盼,检索一路而来,感觉我们期盼的往往不是目标,而是过程。好比说期盼拥有一段浪漫的爱情。这个里面的核心,与其说是期待爱情,不如说是期待前两个字浪漫。而时光荏苒后的寂静阑珊处,再回首才知道,期盼的本身已经进入了浪漫,之后种种构成的事实或者历史,已经不是单纯的浪漫了。准确的说应是一种复合体。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当初的期盼,只是舍本求末的空想。
我们每一个人由浪漫的入口进去,而后的是是非非,如果给琼瑶写,许是满纸浪漫,页页留香;给阿加莎写,许是悬念迭起,步步惊心;给托尔斯泰写,许是波浪壮阔的历史背景下的涟漪,反证时代的脉搏,并随之起伏激荡;给古龙写,许是摒弃一切过程的、唯美的具体景物或者动作,显得自我、孤傲、落寂,一如风行网络的90后的怪异大头贴。而我们自己去评价,可能多数人会在一阵沉默之后,背诵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罢了,夫复何言?
这就是憧憬与回顾之间的差异,我们却不能因为现实与曾经的幻想看似格格不入,而轻易放弃幻想;每一次这二者的冲突都应该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超然。兵法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由此,我联想到看过某空间曾经记叙的一些家庭、夫妻琐事, 我曾经评说是绝妙、于琐碎处见真性情(做过一枚图章),也是这个道理。
令人称羡的跌宕起伏的爱情经历或者人生历程,必然包括了太多的信息不对称。由此就出现了误解、冲动 、曲意、交锋、反躬,乃至高傲、自卑、怀疑、怨责、不便启口一切人类能够有的主观思维和行为过程。而这些应该在更高级、 更复杂、更广阔的社会系统里长袖善舞的因素 ,不该出现在两个赤诚以待的人之间呀?
只有不该出矛盾的地方出了矛盾,才有波折,波折结束后,真的就能达到他们携手走出花园,从此幸福的生活了?我不信。现实也不尽然是这样的,比如几场皇室著名的婚礼之后的龌龊呵呵。所以,现在再看《简爱》这样的书,我的观点显得那么势利,势利到自己都为之有点不安。因为我的结论就是: 恋爱的过程有多波折,婚姻的过程就有多波折,绝不会跳出这一宿命!
如果这个势利的警句,在每一本小说的起头处就点明,还有多少人会如我们当初那样憧憬浪漫?倒是不那么浪漫的,最终也许会归于真浪漫。但是,那也许不是一些人所在的高度能欣赏得了的一种浪漫。
我们追求坚贞、追求默契、追求最真最纯、追求刻骨铭心
可有没有看过这些光鲜词句所代表的事物的反面呢?任何事物表现出的特质,都像正午阳光下的金属,有其灿烂面,就有其阴暗面。
坚贞必是以绝大多数人背叛做陪衬的,而你、我有什么理由保证自己不属于绝大多数人之一?
默契必是由本能和习惯构成的绝大多数情形下的不理解。两个来自不同生长环境的人,哪有那么多相同的本能和习惯基础呢?恐怕比彩票的概率还要低吧?
最真最纯必是揭开华丽衣裳,露出舞台灯光以外的一切,包括如锦的前台,混乱的后场 垃圾一样的道具 甚至主角吃了一半遗弃的快餐,甚至喧闹的拉扯,小贩们的庸俗嚎叫
刻骨铭心必然背书着人生不一般的绝大伤害,手足兄弟的背叛、青梅竹马的算计、父子反目、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千古奇冤否则绝不能刻骨呀?!
问这世间,谁又愿意为了花火的一瞬绚丽且是愉悦别人,而甘当炮灰呢?因此 本质的讲,人们的追求真的很可笑,追求一件自己本能上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不好笑吗?
但是,人还是要追求。度尽劫波后,我们必然还要在繁杂中追求简约,在忙碌中追求虚幻。否则,内心不能摆脱与生俱来的人性寂寞,就不会有平静轻松的一刻。人类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 不断用仅有的几根火柴划着,憧憬着克服人性孤寂之夜带来的不可克服的莫名凄凉,获得微弱却不可或缺的救赎感带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