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库先生的《情商与影响力》近日读毕,掩卷所感,相对于将此书理解为一般性社科学理论作品,本人更倾向于视之为平易近人的人文哲学叮咛。书中所阐更接近于对万象人生的一种思辨和提炼,是就现今情商这个话题所生发的讨论。综观各界成功人士,他们除了具有较高的智商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成熟而又丰富的情商。
情商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建立呢?它与智商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呢?作品中吴教授以各层面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为背景,给大家提供了若干积极的意见和构想,透过书中力陈的各种观点,个人感觉作者的通篇行文均设立在一个潜在的前提之下情商的形成与智商因素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
在读到《情商修炼在于细节》这一篇时,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应聘者向一家知名企业投了意向书和个人简历,不久收到企业人力部的回复很遗憾,您的专业条件与岗位不符,另外请注意简历中的错别字现象。第二天一早,这家企业的人力部便收到应聘者的回信,信中说对于简历中的错别字现象非常抱歉,会立即改正,且向审阅人员的指正表示感谢。一周后,年轻人收到了企业的聘书,入选理由只有四个字情商过硬。我想,这位年轻人的情商多多少少带有一种天成的意味,坦诚的态度里透着对全部生活的认真和大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态度是一个人日积月累的思维及意念的外部表现,源于一个人自始的价值观,这个年轻的应聘者向外部世界迸发出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其得来绝非朝夕之功。我想说的是,纵深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在这种情商的修行背后,其实也并行着大智慧的修行,人们常说的看不看的透,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对大智慧的修行,这首先需要你站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上去,高度越高,智慧越大,你站得越高,问题的根本矛盾就呈现得越清晰,分析起来也就越简单,方案也越明确,那么水到渠成,你的行为也就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情与智的关系不由让人想起道家的太极图,相互衍生,一方达到满盈之后又必然占有另一方当中的一个点,就连我国的智慧图腾诸葛亮也无法游离于这个规则之外,传说鹅毛扇是妻子黄氏送给孔明的一件礼物,要其随身携带,一则不忘夫妻恩爱,二则对行军作战大有裨益,三则告诫他息怒。黄氏对诸葛亮说:你与家父畅谈天下大事的时候,当你说到刘备先生想请你出山就眉飞色舞;但你每一次讲到曹操,就眉头深锁,一讲到孙权,就忧戚于心。大丈夫做事情,一定要沉得住气,我送你这把扇子,就是给你用来遮面的,挡住你的脸。从这件事看来,以韬略见长的孔明比起夫人黄氏却显得略逊一筹。因此,诸葛亮出山之后,一直身不离八卦衣,手不离鹅毛扇。鹅毛扇对诸葛亮来说,是转移情绪的道具。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相比前面那位年轻的应聘者而言,孔明君情商的形成过程就与智商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夫人的善思与所提的意见皆透出了智商的显著功用;因为不进行思辨,孔明忽略了自己形于色的缺陷,而通过思辨,夫人则提升了孔明的情商。
作者之所以强调情商的修炼在于细节,实际上也正暗合了情与智在个人现实生活中的契合关系,就个人而言,这部作品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在于它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无数个情商点贯于一线并清晰地呈现出来,使人能时刻将情商摆在显要的位置,对其进行思考,工作中不间断预前暗示对新的工作任务首先该树立什么样的心态,都要具备哪些意志方面的因素,在哪些环节需要进行积极的情绪转移,如何在与经验丰富的领导同事合作中更快的成长,如何通过努力建立这些因素,继而又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这些因素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最终实现公司利益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暗示作为个人提升的过程,显然大有裨益,但不难看出伴随着这个过程的完成,智商的光芒始终未湮,应该说它扮演了时刻进行的情商思辨的原动力角色,正是积极的思考使我们敏感的发现了工作中潜藏的情商点,并指导我们将其有策略的逐一达成。若想见到工作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好景象,首先要让情、智璧合,脱离情,大智成诡;脱离智,大圣为庸。两者结合不好,就连智者孔明也险些落入庸之陷阱。
无论古今典故还是个人体悟,带给我们的收获皆是悟与思对情商修炼过程的重要影响,若想通过情商的力量达到影响别人的效果,对智商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君不见凡不得人心者均为庸碌乏思之众,而得道者皆为勤思勉行之人。因此,加强个人的情商修养,不能割裂其与智商间的联系,而恰恰应该发挥两者间潜在的辩证推动作用。
读情商与影响力有感大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