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花开时,你在看什么?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句经典的话,意境很美,而且很厉害的是,让人领悟到一种牛逼,世间万物之存在,只要我没看见,与我何干?
以上想法便是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
然而“心外无物”并不是王阳明的独创,在他出生之前2000年,原始佛教《阿含经》便提出“心乃世界”的概念,即一个人所知的世界,不会大过他眼耳鼻喉身意接触外界产生的认知和感受。
王阳明有些“忘恩负义”,不承认其心学乃佛学的演化,他认为佛学是枯禅。这里个人有两个推测,一是当时距佛教传入中国已历经1500年,因传播需要,佛教法义已变化为以行善与报恩为主,故王阳明不知原始佛教真义,不认同其心学师从佛学;第二种推测是王阳明作为思想导师,需要独树一帜其理论。
心学精髓之二:“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意思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心学产生的背景,是程朱理学兴盛时期,心学和理学,一个内求,一个外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王阳明心学以其灵动易懂得到众多拥趸,逆转主流,我认为这是王阳明最了不起的地方,这源于他的博学求真以及成为圣贤的强烈意念。
无论佛学、心学还是理学,各有千秋且无高下。好比你看一朵花时,是拈花微笑还是与花一体,亦或是格花致知,此花都在我们的小宇宙内以各种形态盛开,你很难说哪一种姿态更美,而多一种盛开姿态,无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