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提出些和作者不同的观点,原因不是她说得不对,更非说得不够漂亮,而是这样的题目很容易让读者混淆能力与格局究竟谁先谁后的关系。格局从何而来?它肯定不会像黄河之水般从天上来,当我们一味追求提升“格局”的时候,却发现没了“根基”很难高大起来。
几年前,我带着满满的期待和信心独身一人前往沈阳开辟市场,在经过一番考察以后,我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于此我便不说产品名称了),于是深思熟虑后我制定了“宏伟的”蓝图,并招兵买马。事实证明似乎每一步棋都印证了当初设想的正确,仅仅二个半月沈阳团队就和几百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前途很光明。于是当我自认为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又继续回到英国读书,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业绩下滑的消息不断传来。几年过去了,我经常反思当时问题的根源,在战略上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布局是有前瞻性的,造成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对自己远程管理能力的错误认识。当我不得不隔着屏幕和团队沟通时,很多问题都会突然暴露出来,比如资金使用,比如客户维护。运营上的每一个琐碎细节都像一块蛋糕,越看着诱人,伸手的人也越多。我不想推卸责任,痛骂人性的黑暗,更不想以年轻为借口,事实就是24岁的我远程管理能力远远不足。摊子铺得越大,费用越高,问题也就越复杂,这是我反思后的结论。当我们的能力还撑不起所谓的格局时,过早地暴露野心,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和失望。虽然公司之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逐渐稳定,但那时的郁闷与痛苦我记忆犹新。
格局可能是来自家庭的礼物,耳濡目染,自然出手不凡;格局也可能是大浪淘沙后的沉淀,战场拼杀,因此更显老练。其实格局更像是一个综合因素结晶体,凝练了知识,见识,背景,和能力。作者的观点并非错误,但若却少了能力的支撑,格局又谈何而来呢?马云说他本想做些小生意,一不小心做大了,才有了后来的故事。我相信他的话,当我们眼望前方的时候,更应该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格局往往是随着能力的增强而提升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否则只能叫做好高骛远。